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志强
从湖北武汉市区驱车一路向北,两小时便能来到华中最大的鸟语林里一睹双角犀鸟,在木兰花乡的四季花海感受田园诗意,在青瓦白墙的老屋里回味浓浓乡愁。
这几年,到杜堂村小住两天,成了很多武汉人热衷的休闲方式。
木兰花乡景区董事长葛天才见证了杜堂村4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改革开放之初,他依然记得,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红薯,早饭中饭是蒸红薯,晚饭是红薯稀饭。
20世纪80年代,这个地处大悟、红安、黄陂三县(区)交界处的贫困村,与外面世界的接触开始多了起来,杜堂村的年轻人怀揣着致富梦想,加入外出打工的行列。到了90年代和本世纪初,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导致杜堂村面临着农房多年闲置、土地大面积撂荒、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的困境。杜堂村人空守着不到4平方公里的丘陵荒山,望山兴叹。
党的十八大后,杜堂村迎来发展的春天。2014年,杜堂村被纳入黄陂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政府投资525万元建成出行道路、污水管网、公共活动场所,对房屋进行立面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杜堂村的蝶变归功于2017年武汉市实施的“三乡工程”(市民下乡、企业兴乡、能人回乡),受政策感召,葛天才准备回村大干一番。他瞄准杜堂村靠近5A级木兰山风景区的区位优势,决定发展乡村旅游业。
最初,村里人认为杜堂村一无名山大川,二无深厚的历史人文,交通不算便利,发展旅游业是“无缘之木”。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杜堂村对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按照村庄、田园、文化、生态“四位一体”的思路,将乡土民俗、生态环境、赏花旅游作为杜堂村的最大卖点。在政府支持下,葛天才投入2000余万元流转近7000亩荒山荒地,种植各类不同季节开放的特色花卉苗木60余万株,建起华中地区最大的鸟语林,杜堂村成了一年365天天天可赏花的花卉世界,开园当年即实现综合收入9000余万元。
近两年,来杜堂村旅游的城里人越来越多,这让村民既喜也忧。喜的是乡村旅游带动了收入,忧的是城里人来了没地方住。在一场激烈讨论中,大量闲置农房成了关注的焦点。几经探索,杜堂村决定成立农村合作社。村里113户空闲房屋以1600元/平方米价格入股,请设计师为每家每户做设计规划,统一设计、装修、管理,农户年底按照入股每年10%的保底方式分红,空房包袱成为增收致富新来源。
村民葛住利的190平方米老房,经过改造升级,成为古色古香的民宿“隐逸小院”,2017年5月,小院以年租金3.03万元租给一位武汉市民,可以自住,也可以将房间委托给合作社的管家服务打理出租,再按比例获得分红。
依托乡村旅游这一主导产业,杜堂村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农耕体验、乡土文化、共享民宿、康居养老等关联产业,打造出集观光、娱乐、康体旅游于一体的重人文内涵、多功能、高品位的乡村生活体验区,形成乡村特色鲜明的产业链。“三乡工程”的组合拳,为杜堂村闯出了品牌,打响了名气。目前杜堂村有近400多村民在景区上班,年人均收入2.8万元。
农民变员工、农田变花园、农村变景区,杜堂村的华丽变身,赢得了“武汉最美休闲乡村”的美誉,成为湖北“三乡工程”示范点,先后吸引国内28省市、400多批次、近万人参观考察。
黄陂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波说,杜堂村日常接待游客一两千人,周末达五六千人。村子热闹了,人也回来了。大批外出打工的青壮劳力携家带口返乡就业创业,各类社会人才纷至沓来,大批市场主体参与村内投资创业。如湖北民营首富卓尔集团老总阎志投资创办卓尔文化书屋,木兰文化非遗传承人叶蔚璋投资创建木兰文化博物馆,黄陂楚剧团入住景区表演等,产业发展让村民充分享受到绿色发展的红利,获得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