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新业态 新模式 新动能
江西:高质量发展在起飞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王斯敏 胡晓军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0月27日上午11时,C919国产大飞机102架机的矫健身姿出现在江西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瑶湖机场上空。11时10分,伴着巨大的引擎轰鸣声,C919平稳地降落在瑶湖机场跑道上。
两辆消防车喷出如虹的水门,江西以迎接飞机的最高礼仪欢迎C919“回家”。这次成功转场,意味着C919将全面开启在瑶湖机场的试飞科目,南昌由此成为国产大飞机的核心试飞基地。
这一刻,江西人盼了好久。
这是一组值得深思的数据——
作为一个中部欠发达省份,江西近年来经济增速持续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今年前三季度,江西GDP同比增长8.8%,位列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江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6%;
2016年,江西省专利申请受理总量达61295件,同比增长65.9%,增幅跃居全国首位。
数据背后,16.69万平方公里的赣鄱大地,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加速成长。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江西正在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敢为人先的精神
敢为人先,就是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就是要有敢想敢试、敢破敢立、敢闯敢冒的胆识和魄力。
作为“八一精神”发源地,江西饱含敢为人先的基因。
“众所周知,C919大飞机制造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但鲜有人知,C919大型客机的机体,有四分之一是‘江西造’。”在南昌高新区的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航空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黄临指着一张张斑驳的老照片,向记者介绍江西飞机制造的“前世今生”。
64年前,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在这里首飞成功,翱翔蓝天。
南昌航空城顺利推进、景德镇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旋翼制造总厂投入试生产、国产大飞机C919陆续交付、L15高教机走出国门……承载着希望和梦想,凭着敢为人先的精神,江西航空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
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江西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研发生产能力的省份,是中国直升机、教练机研制生产的核心基地,是国家重要的航空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资源大省,航空制造业规模始终位居全国前四。
“研究表明,汽车对经济的拉动比大约为1:4;航空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比大约为1:10,航空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比为1:12。”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科技委副主任向巧指出,航空产业是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是引领江西产业升级的新动能。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深刻指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法、减法一起做,既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又主动淘汰落后产能,腾出更多资源用于发展新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获得更大主动。”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共圆“航空产业大起来、航空研发强起来、江西飞机飞起来、航空小镇兴起来、航空市场旺起来”的江西航空梦,打造千亿航空产业——
在研发端,江西高起点筹建北航江西研究院、航空发动机学院、江西飞行学院,在两个飞机研究所的基础上再添新支撑;
在生产端,江西已拥有整机生产企业8家,高标准建设的瑶湖机场更是为江西争取国产大飞机总装线、试飞基地落户奠定基础;
在服务端,全国首个省局共建的民航适航审定中心在南昌成立,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暨通航飞行服务院士工作站落户江西;
在运营端,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许可证花落江西,以执飞省内航线的“江西快线”10月份试运营为标志,上接航空制造业、下连航空服务企业的通勤航空生态产业链将在江西形成。
近3年,江西航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每年保持20%至30%的高速增长。2020年,江西航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突破千亿元。
非同凡响的千亿元产业,既承载着江西航空产业的新希望,也撬动着江西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未来。
无中生有的智慧
不久前的10月,整个南昌因VR而沸腾。
一只红蓝相间的巨型“慧眼”站上了世界第三高摩天轮“南昌之星”中央位置,以举目可见的姿态,时刻提醒着市民:2018世界VR产业大会来了,VR界的“黑科技”和各路领军大咖来了,江西翘首以盼的发展新机遇踩着信息化时代的激越鼓点来了。
如大会主题所言:“VR让世界更精彩”,而江西让VR更出彩。
这个以“老少边”著称的红色革命老区,何以站上“高精尖”技术的最前沿?
“江西拥抱VR产业,实际上是拥抱整个技术。这里最宝贵的不是VR产业本身,而是江西背后推动的变革,江西面向未来的思想。”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大会演讲中一语道破。
江西省委、省政府对未来有着清晰共识。“新经济不嫌贫爱富,谁拥抱新经济,新经济就青睐谁;谁对新经济熟视无睹,新经济就远离谁。”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如是表述。在他看来,江西发展必须发挥无中生有的智慧,打破对传统路径的依赖,在高科技为全国画出的“同一条起跑线”前全速起跑,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式发展。
拼未来的空间而非拼昨天的资源,才能真正实现超越。为此,江西以改革创新的锐气全力以赴,成为中国最早推动VR产业发展的省会城市之一。
2016年2月,南昌市率先在国内提出打造全球首个城市级VR产业基地——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
2017年,发布首个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团体标准;
同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明确将VR作为新制造经济的重点;
VR产业大会刚落幕,江西《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随即印发,13条措施涵盖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培养人才、融资扶持及公共服务等五大领域,努力打造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
一系列政策,展现着江西谋划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高远视野;一连串数字,印证着江西抓住风口发展VR产业的决心与成效:
南昌已建成“四大中心”——VR创新中心、VR体验中心、VR展示中心和VR云中心,“四大平台”——VR资本平台、VR教育平台、VR标准平台和VR交易平台,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省全力打造五个高地:VR产业集群高地、VR技术创新高地、VR应用示范高地、VR人才集聚高地、VR政策环境高地,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托举;
“六大平台”初步建成:VR产业国家标准检测、云服务、技术研究、天使基金、产品交易、基地线上,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绿色发展的坚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环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压力不断增大。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江西如何实现绿色崛起,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江西始终保持着“走钢丝”的忧患意识,保持着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江西正处在生态建设的提升期,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采取更为有力有效的措施,引以为豪的生态优势和绿色品牌,就可能最终丧失。
“在新时代,良好的生态是最宝贵的资源、最大的竞争优势。”刘奇说,我们要抓住绿色生态这个最大优势,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一直是江西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江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专项行动为核心,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意识,坚持全域治理、全域保护、全域建设,深入开展“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整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的长江最美岸线。
加快自然资源产权改革,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顺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全面铺开;完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划定,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30.14%;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基础评价,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全部出台……在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具有江西特点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梁八柱”不断健全。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江西努力发展生态产业,培育绿色动能,让生态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11月20日,位于江西定南县老城镇下池村的定南富琪生态农业油茶基地,381亩油茶林一片苍翠,20多名工人忙着给油茶树抚育和施肥。“油茶适应环境能力强,能有效保持水土,一次种植多年收益,是一项生态致富农业产业。待油茶进入丰产期,按每亩最低收益3500元计算,这片油茶林每年可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基地负责人钟友华说。
生态是江西的本色,绿色是江西的底色。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小小油茶树成为定南的绿色致富树。
在江西崇义县阳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横水镇,湖光山色、碧波荡漾的美景中,村民们建农庄、开民宿,吃上“旅游饭”。2018年,崇义县预计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休闲旅游产业,正在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数据显示,目前江西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2%,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92%,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3.1%,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发展,已在路上;江西样板,正在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