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杨珏 李建斌
在贾家庄蹲点采访的记者不约而同地失眠了,也许是迷人的夜色让人不忍入睡,也许是内心的感动让人无法平静……
贾家庄位于山西吕梁汾阳市东北角,地处吕梁山东麓、汾河水西畔,毗邻“牧童遥指”的杏花村。1952年春天,著名作家马烽第一次来到贾家庄,便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成为他的创作基地和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创作的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说的正是当年贾家庄的故事,风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的电影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更是成为经典名曲,传唱不绝。
贾家庄街景。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摄/光明图片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通过一群农村青年劈山引水、建造水电站改变家乡面貌的壮举,歌颂了年轻人投身家乡建设、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塑造了一个个各具特色、令人喜爱的年轻人形象。勤于思考、性格沉稳的复员军人高占武就是其中一位。在贾家庄的日子,记者经常会遇到高占武的生活原型武士雄老人。今年已经90多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身板挺拔,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这位半个世纪前贾家庄村的团支部书记提起年轻一辈总是会竖起大拇指,他告诉记者,现在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6%,儿童教育、老人养老、村容卫生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村活动中心,老人们不仅可以唱歌跳舞,自娱自乐,65岁以上的党员、70岁以上的村民还可以在老年日照中心免费享用早午餐。
而在历史上,贾家庄是一块有名的盐碱滩,解放前更是汾阳有名的穷村子。那时候村里有三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打光棍的多”,当时流传的“有女不嫁贾家庄,嫁到贾家庄受恓惶”的民谣就是贾家庄贫穷困苦的真实写照。
光明日报记者杨珏(左)、李建斌(右)采访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高占武角色的生活原型武士雄老人。武笑摄/光明图片
阳光照进贾家庄。从上世纪50年代“百把镢头闹革命”“改碱治水拔穷根”,到60年代大力发展机械化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帜,再到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如今的贾家庄集体固定资产达到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5万元,每年村子还拿出350余万元用于村民福利发放,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实现了产业强、生态美、文明兴、农民富。
可以说,70年贾家庄锲而不舍驱穷致富的故事,正是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发展的缩影。
从当初的不毛之地到今天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文化生态旅游村,贾家庄这个老典型为什么能一直走在时代前列?
贾家庄民俗文化街区贾街一角。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摄/光明图片
“贾家庄没有自然矿产可以挖掘,没有天然资源可以凭借,没有历史遗产可以‘吸睛’。”全国人大代表、贾家庄村老党委书记邢利民这样总结,贾家庄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最关键的就在于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锻造了一支支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党员干部队伍。25岁担任村支书,40多年一路走来,邢利民亲身经历了乡村巨变,不仅为村里创造了财富,更凝聚了人心。
“路线不能变、精神不能倒、腐败不能有。”薪火相传,当接力棒交到四十岁的邢万里手上时,邢利民用这三句话嘱托新一届年轻的村两委班子。在汾阳,人们都知道贾家庄的党员干部不好当,没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苦干实干劲头就别想立得住。邢万里说,这是贾家庄几代人传承的老传统,党员干部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贾家庄与马烽的情缘还在继续。5月9日,首届吕梁文学季在这里启幕,大会特别设立了马烽文学奖,奖励新时代的乡村创作,邀请国内一流作家来此采风创作。贾樟柯种子影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晋民俗文化体验地——贾街被命名为山西省创业孵化基地。现在,来贾家庄创业就业的非本村工作人员近500人,各类商户230余家。
今天的贾家庄,一切都在蓬勃生长着。马烽纪念馆沐浴在清晨的阳光里,院子深处传来“沙沙”的扫地声,仿佛在写着一代又一代“我们村里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