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风物纵览】
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版、上铜油、湿布、和浆、刮浆、晾干、染色、晾晒、刮白等是蓝印花布印染必不可少的工序。吴元新是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已经在这个行当干了40多年。近年来,吴元新和女儿、女婿通过创办蓝印花布博物馆、建立染房、出版专著等方法努力传承着蓝印花布技艺。
(许丛军 文/图)
绍兴大班
绍剧,俗称绍兴大班,是以唱“二凡、三五七”为特征的浙江乱弹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绍剧的演出多与绍兴一带民风习俗相契合,如庙会戏、还愿戏等,尤以春、秋社日演出的“社戏”最为有名。绍剧以其粗犷豪放、高亢激越的独特艺术魅力享誉中外,成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不可多得的奇葩。其表演风格文武兼备、豪放洒脱,尤以猴戏见长,独树一帜。2008年,绍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胡方华 文/图)
诏安彩扎
彩扎技艺是福建省诏安县的传统民间工艺,源于清朝末年。诏安彩扎用料考究,工艺流程也较复杂。其根据不同的彩扎对象选用竹、木、藤、篾片、铜、铁、铝片条等为工艺品的骨骼,扎出物体的骨骼构架;再选用丝、绸、缎、绫、绒布等作为外面贴料,粘贴平整均匀;最后再配以金丝银线、珠粒珠片、羽毛等作为装饰,制成的彩扎工艺品色彩艳丽,装饰繁缛,极具审美趣味。彩扎工艺品主要用于各类民俗活动、传统节日及祭祀活动,以其实用性、观赏性和鲜明的民俗特点,深受老百姓喜爱。
(季春红 文/图)
宁陵肘歌
肘歌源于驮歌,是河南省宁陵县的传统舞蹈。它源自明代临泉县,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演绎改进,发展成将戏剧、杂技、歌舞表演融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表演中主要人物多是孩子,小的几岁,大的十几岁。他们扮成各式人物站在执掌者肩上,场面令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
(楚宗权 文/图)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16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