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子孙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子孙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5-30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书话】  

  作者:刘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地质勘探高级工程师)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这样一个词:害虫。反过来,没有人不知道“益虫”这个词,还有“益鸟”“益兽”等称谓,以及对应的所谓“反义词”。这很正常,因为任何人都免不了站在维护自己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我们的,就是朋友,反之当然是敌人了。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子孙

《白鹿》

刘虎 著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正因如此,问题来了:我们如果仅仅以维护自己利益为出发点,我们自身,在那些害虫、害鸟、害兽的眼睛里,又该是什么呢?答案不言而喻。

  简单做个设问:假如我们消灭了蚊子、苍蝇、老鼠等所谓的有害动物,那么青蛙、猫头鹰和很多吃蚊子的所谓有益动物该怎么办?遗憾的是,消灭这些于自己有害的物种,不仅是人类历史的一个主线,也是所有生物的一个主线。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曾试图消灭麻雀,因为它们吃我们的粮食。结果,麻雀数量锐减,虫子泛滥成灾,很多农田绝收。我们也曾打着发展经济服务人类的幌子,致使一些物种灭绝,造成生态失衡,自己饱受其害。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都是大的生物,微生物就不一样了。没错,我们把那些对我们有益的细菌称为有益菌。比如,为我们发酵酿制美酒的细菌,还有很多可供我们食用的蘑菇。事实上,没有如此众多的微生物种群,所谓大型生物种群根本就不会存在。没有这些微生物部落,大型生物生产或遗留的众多垃圾直接就会将生产者消灭。

  地球大约45亿岁,微生物诞生于38亿年前,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大的生物群埃迪卡拉动物群不过8亿年,地球真正进入生命历程的起点寒武纪距今不到6亿年,人类从类人猿算起,区区零点零几亿年光景罢了。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子孙

《暴雪》

刘虎 著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谁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哪一个大型物种,包括人类,又不是从微生物进化而来?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难道要把这些“有害”生物当作朋友吗?

  2008年,我在《儿童文学》发表了一篇散文《衰落的种群》。故事讲述了在祁连山某个地段,人为原因造成狼的数量锐减,环境舒适,使得当地的草食动物很少有机会奔跑,体质走弱,存活率下降,进而诱发其他众多生态问题,人们只得从外地“引狼入室”。

  世界是个矛盾体。离开矛盾,所有物种都会停止进化,最终在虚弱甚至退化中走向衰亡。相爱相杀,相生相克,这是生物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同物理世界,有吸引力,就会有排斥力,有动力,就会有阻力,否则,宇宙无法运转,更谈不上生命的诞生。

  病毒和其他生物始终是在相互伤害中实现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如果没有这些病毒侵扰,人类的体格不会像今天这么强健,免疫系统不会如此完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不会如此精准细微;如果哪种病毒试图将人类这样的大型生物统统消灭,他们将会失去宿主而走向毁灭。

  我是一名地质工程师,研究地球发展史是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古生物是我的常用专业之一,因工作关系,又经常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所以业余写作中,主要在写和生态人文主题相关的动物小说。长期的野外工作、生活经验告诉我,所有物种的存在,都有其理由,哪怕微小的生物,也是地球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人类只是食物链的一个环节而已。任何一个环的缺失,都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难以估量的生态危机。

  我最新的长篇小说《暴雪》,通过一个极端气候事件,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所遭受的惩罚,通过一场暴雪的洗礼,反思人类灵魂,审问生命本质,警示我们尊重这个世界的基本法则,展现出人性向善的光辉和生命力的顽强。

  有读者说,极端气候是偶然事件。事实上,任何偶然都是必然的结果。极端气候正是诸多微小的环境问题日积月累的集中爆发。我长期工作在野外,近年来,遭受的沙尘暴、异常性暴雨、持续性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多,每件极端事件的背后,深究起来都是人类日常行为的结果。比如滥砍滥伐、盗猎野生动物、过度放牧等。

  《暴雪》的姊妹篇《冰崩》同样是这个主题。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智慧生命的星球就是地球。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正是我们日思夜想的天堂。而地球之所以是天堂,就是因为这里有维系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水。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正在引发冰川急剧后退,这一现象不尽早得到改观,总有一天,天堂会变成什么?

  相对大自然,人类真是太过渺小和脆弱。根本无须什么病毒或细菌,地球只要把温度升高或降低一点,人类就会陷入灾难之中。表面看,我的多数作品都以动物命名或和动物相关,比如《白鹿》《幼狮》,主人公似乎也都是动物,但骨子里,都在指向人类世界。我总是试图用文学的方式表达这样一个生态观念:万物平等,无论大型生物,微生物;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子孙之一,无论所谓的益虫或害虫。

  保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不是因为我们比他们高贵、强大,而是因为这是宇宙生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法则。爱护他们,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科学寻找并遵循自然规律,才是利用自然谋求自我发展的唯一正途。

  这个春节,我们用自己的错误行动,将自己变成笼中困兽,而自由的动物们,终于可以在外面观赏我们了。人类终归是智慧和理性的。我们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寻找自我救赎的通道。有了这诸多教训,我们一定已经学会,站在整个地球甚至宇宙生态链上来思考这些问题,庄严地体现智慧生命的智慧之处。

  我们已经和各种试图毒害我们的病毒抗争了几千年,在这种风雨无阻的抗争中走向成熟。毫无疑问,未来还会有更强大的病毒出现。可以肯定,人类自身和自然万物,都会因此变得更加健壮、丰富、充满活力,我们的星球,也会因此越发美丽、宜居、充满生机。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30日 09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