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把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把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7-04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邓军(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高校育人主体要结合立德树人工作实际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和育人育才机制,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劳动育人。

  发挥专业课教师主体作用,挖掘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等维度的劳动教育资源。一是积极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元素,适应新时代特征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带领学生主动参与社会调研、田野调查、实操实训、教育实习、采风创作等实践课程,加强专业教育中劳动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参与劳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实现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二是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在课程学习中适时适度融入专业劳动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等内容,探索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深化劳动科学研究,特别要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观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是强化教育实习、专业实习基地规范化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拓宽实践渠道、增加实习岗位,让大学生学以致用,在劳动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认知能力和就业能力。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体作用,提升文化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网络育人等维度的劳动教育实效。推进“三全”育人,要求做到“五育”并举,思政课教师、团学干部、辅导员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直接引导者、谋划者和推动者。一是要搭建多角度、广覆盖的劳动实践平台,设立更多与学科专业和能力提升紧密结合的勤工助学岗位,完善“双创”教育体系,拓展“双创”教育空间,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机会,引导大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劳动情怀、劳动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劳动服务体系,将动手劳动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考核体系,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感受劳动乐趣,享受劳动成果。三是要营造正能量充沛、主旋律响亮的劳动文化氛围,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引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国史,以及校史校训校风中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典型人物、事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发挥行政教辅后勤人员主体作用,强化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维度的劳动教育保障功能。学校各机关单位、教辅部门、附属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关键是加强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建设。一是着力加强组织保障。构建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具体落实,教务、学工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格局,统筹全校育人资源,规划部署劳动育人工作。学校党委研究审定劳动教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召开常委会、现场办公会听取劳动教育工作汇报。各二级学院也要成立相应机制,确保劳动教育落实落细。二是着力加强管理保障。安排部分中层领导干部、专职党政管理干部、双肩挑干部兼任本科生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教导和实践指导。加大劳动教育的资金投入,针对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购置劳动教育器材耗材等所需费用设立专项预算,确保持续投入。强化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责任、防患未然。三是着力加强服务保障。推进高校后勤服务改革,梳理服务岗位育人功能,在后勤职工聘用合同签订、年度考核办法中,明确劳动育人工作职责及考核要求。通过“食管会”“宿管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与食堂、宿舍、教学楼等的后勤管理服务与监督,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4日 11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