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最美的乡村》:精神正能量的戏剧化表达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最美的乡村》:精神正能量的戏剧化表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7-08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侯君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主任编辑)

  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最美的乡村》在脱贫攻坚主题与乡村剧类型化创作相融合的基础上,恰适地处理了精神正能量和戏剧化表达的辩证统一关系,较好地实现了主旋律作品在“有意义”前提下的“有意思”,为同类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生产带来启示。

  在剧作的艺术品质与观众的审美感知上,《最美的乡村》敢于触碰扶贫工作中的真矛盾、真问题,并善于用艺术的方式对其进行再现和反思。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该剧把乡村扶贫中遇到的普遍性困境,尤其是被扶对象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问题和思想问题,表现得精准而到位,因此才为“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做出了真切而有力的生动诠释。面对贫困地区群众常见的“好面子”心理、“等靠要”思想,以及长期形成的慵懒陋习、宿命观念等,剧中主人公从“造血”的角度出发,下足功夫、坚持不懈。因而,全剧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乡村故事场域中,让思想扶贫、精神扶贫、文化扶贫的理念具有了更加具象化的人格表征与影像注脚。

  扶贫工作终归要做好人的工作,文艺创作关键要用好人的要素。《最美的乡村》的亮点在于对角色的设计——几位高度典型性和象征性的主要人物,成了扶贫队伍里“最熟悉的陌生人”。剧作在情节架构上充满创新意味,由三段先后铺展开来的单元故事拼接而成,分别演绎了三位主人公披荆斩棘、无私奉献的扶贫经历。从新上任的镇党委书记唐天石,到驻村做第一书记的电视台女主播辛兰,再到返乡创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石全有,看似个体化的生命样本,实则是典型化艺术形象。每个角色都是现实扶贫队伍里某类人的缩影,高度浓缩着这类人所共同镌刻的理想信念、共同体会的心灵困顿、共同遭遇的急流险滩、共同面临的两难抉择。唐天石与卢振兴为了保护水库生态环境,忍痛放弃网箱养鱼的项目,通过发展满绣、养蜂和高端旅游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辛兰为了兼顾扶贫事业与个人家庭,不仅把女儿送到了就近的村办小学,还力邀已退休的特级老师下乡支教、造福全村;石全有为了回乡创业而放弃大都市的优厚待遇,因地制宜将村民搬迁遗留下的荒废老村打造成了“体验式农庄”。这其间闪耀着的人格光辉不仅亮化了扶贫故事,也让万千有着类似经历的“扶贫人”产生着身临其境的共情体验。与此同时,该剧对于一些配角诸如邢铁山、关文龙、周万鹏、黄宗杰等,也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与打磨,使人物具有了性格的鲜明性和标识性。

  扶贫剧要实现创新表达和优化传播,讲好故事是重中之重。这部剧兼顾复杂性和明晰性的人物关系、平衡细腻感和明快感的情节编织,加之信仰与情感、事业与家庭、理智与感性之间的冲突和取舍,都在潜移默化间强化了观众的心理代入与收视黏性。此外,该剧在人物造型、桥段设计、影像语言等方面时尚化和年轻态的表达,令作品焕发出扑面而来的清爽气质。如塞外蟠龙湖水库、金山岭长城的取景,网红、短视频、直播等年轻元素的恰当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满绣以及木匠、铁匠、漏粉、刻窗花等传统手工艺的巧妙呈现等,均有力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效果。尽管仍有改善和提升的空间,但整体而言,《最美的乡村》仍不失为扶贫题材剧的佳作。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8日 15版)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