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用工程科技的力量更好造福人民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用工程科技的力量更好造福人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7-17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作出重要指示,勉励全体建设者“再接再厉,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后续工程建设任务,努力把乌东德水电站打造成精品工程”。

    每个重大工程、每项重要创新,都有着很高的科技含量和严格的建设要求;其背后,也都有一群为之默默奋斗的实干者。他们用劳动创造价值,用科技推动创新,也在奋斗中深刻体会总书记“造福人民”这一深情嘱托的含义与分量。光明智库特邀四位工程科技工作者,带您领略科技创新创造的魅力,共话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助力美好生活。

用工程科技的力量更好造福人民

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员工在秦岭之巅的高空紧线。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一项工程 十年坚守 七个世界第一

讲述人: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杨宗立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啦!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全体建设者送来问候,我感到非常自豪!2011年至今,我一直坚守在金沙江峡谷乌东德水电站工地。初到乌东德水电站坝址时的艰苦和危险,至今刻骨铭心。

用工程科技的力量更好造福人民

蓄水后的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杨宗立摄/光明图片

  2011年1月,我带领一个10多人的小分队来到昆明市禄劝县大松树乡新村一带的金沙江河谷边。作为乌东德水电站工程筹备组,我们是施工大军的“侦察队”。当时,这里没公路,许多地方甚至没小路,更不通水电和手机信号。为了查清江边的地质情况,我们经常像蜘蛛人一样吊着绳子在悬崖峭壁上爬上爬下。

  最初三年里,筹备组一直住活动板房,从七八公里外的山沟用小塑料管引水过来,仅够饮用,但一下雨,总有滚落的石头砸断水管。好在我们修了一个地窖,下雨时把水收到地窖里,断水时就喝地窖里的水。营地到江边的工作现场有七八公里路程,我们早晨带着干粮去江边,晚上才回营地。2013年11月11日,条件较好的施工营地建成后,我们才搬了进去。

  从2015年底开工建设,到今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乌东德水电站有7项指标创造了世界“之最”或第一:世界最薄300米级双曲拱坝、大坝单位坝顶弧长泄量世界第一、地下厂房开挖高度世界第一、尾水调压室开挖半径世界第一、导流洞开挖断面世界第一、导流洞高度世界第一、已建成投产单机容量世界第一。

  乌东德水电站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岸坡陡峻、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基本烈度VII度,工程技术难度大。面对这些困难,7个世界第一是如何做到的?我们的答案是:不断进行工程技术创新、敢于自我革命。

  “无坝不裂”过去一直是悬在水利人心头的“魔咒”。我们首次全坝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创造了高拱坝建设“之最”,并且未出现一条裂缝,成功驱散了“魔咒”的阴影;水电站拱坝抗震设计难度大,我们创新提出了静力设计、动力调整的拱坝体形优化设计新方法,使坝体抗震性能大幅提高。此外,我们在国内水电工程中首次大规模采用国产800兆帕高强钢,焊缝一次合格率达99%,探索出一整套成熟的、可推广的高强度钢板焊接工艺;全面采用大坝智能建造技术,构建智能建设体系,引领世界水电发展。

  为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在国内首创尾水固定集运鱼方案,破解了乌东德大坝过鱼难题。根据金沙江底层鱼类特性,我们采用固定集鱼站及尾水集鱼箱双重全水层集鱼,利用车辆、船舶复合船运系统,将鱼类运输至流水江段放流,有效保障金沙江流域鱼类生态平衡。

  回想起从10多人的筹备组发展为12000多人的施工队伍全过程,我很是感慨。10年来,队伍里的很多年轻人已成长为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干部,还向其他重点工程输送了30多名青年人才。我想,铸造更多国家精品工程,需要一大批年轻人选择奉献、选择坚守,在造福百姓的长路上携手奋斗。

世界级的养护,只为世界级的大桥 

讲述人: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金权

  杭州湾是浩瀚东海中一个喇叭形海湾,是中国沿海潮差最大的海湾,也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潮差大、流速快,海风、海水腐蚀性强,在这样的海湾上修建跨海大桥,难度不言而喻,但中国做到了。

用工程科技的力量更好造福人民

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观测杭州湾大桥主塔。光明图片

  历时4年多,经历了19次台风、浅层气、天文大潮的考验,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通车运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至今仍被列入世界12大奇迹桥梁。

  2009年1月1日开始,大桥正式交由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独立运管。养护工作采用完全市场化、专业化的承包养护模式,将所有养护项目按类别分别委托专业单位负责,分项养护、总体评估。目前有300多人长期参与大桥养护工作。我从第一天起就守护着它,未敢有一丝懈怠。原因不仅在于大桥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开通后车流量大,也在于养护工作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只能在摸索中完善。

  我和伙伴们爬索塔、钻箱梁,走遍了大桥的角角落落。在全方位“体检”基础上,我们拿出了大桥中长期养护规划,开创了国内特大型桥梁养护中长期规划的先河,获得2013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养护规划为港珠澳大桥、舟山连岛工程、嘉绍大桥等多座特大型桥梁提供了应用借鉴。

  我们在大桥身上应用了4套管理系统——结构健康与安全监测系统、土建养护管理系统、平台匝道桥智能化实时监测系统和特大型桥梁智能化机电管理系统。这4套系统实现了对大桥全方位、全覆盖、智能化的数字管理,也保证了养护工作者的安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有效减少损耗即是创造财富。我们在国内首次提出,通过对维修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资源增值。为此,我们编写了工作流程、养护制度,确立了一套可溯可查的技术养护档案管理制度。在这套档案里,每项工程各项内容细节都清晰可见。拿大桥主塔的螺栓来说,每一个螺栓的型号、拧上去的时间,甚至拧螺栓用了多大力量都能查到。

  今天,我们配备了20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机无人机,可以发现丝一般细的裂缝,精度达到1毫米。我们还拥有在上百米高空照样“明察秋毫”的智能爬索机器人,能轻松爬上194米高的索塔,一天能爬20根斜拉索,一个星期就能把大桥所有的斜拉索检查一遍。

  大桥建成12年,我们守护了12年,交出了这样的答卷:大桥畅通、设施完好、桥面整洁、结构安全,各构件均处于良好状态;连续8年获得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目标考核第一名,连续12年大桥综合技术状况评定结果为一类桥;2014年在全国长大桥梁巡检中名列第一;2016年获全国首批公路养护最高荣誉——中国公路养护工程奖。

  这座桥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诸多奇迹,我们的养护技术同样也是世界级的。我们想让世界看到:在超大型工程养护上,中国人同样有着丰厚的智慧和宝贵的经验。

“一尘不染”,才能铸就更高品质

讲述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党支部书记 陈伟彬

  2011年5月,我刚完成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一期工程,就接到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Ⅲ工区二分区总工的任命。第一项任务,是与同伴们在牛头岛上以最快速度建成一座厂——世界最大沉管预制工厂。

  初到牛头岛,荒芜偏僻超乎意料:没有水电、道路和通信。这还不算什么,最难的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干。白天,我带着图纸、资料、日记本、行军水壶去工程现场,烈日把戴着墨镜的我们烤出了熊猫眼;晚上,我们围在一起热烈讨论:明天该干什么。越是困难,越显初心。14个月后,投资10亿元的沉管预制厂宣告建成,速度之快,连我们自己都没想到。

  要建厂,首先要在荆棘丛生的悬崖峭壁上开辟道路。我带着同事们四处探寻,历时数月,终于硬生生挖出了一条路。“路通了!”对讲机里激动的呐喊声至今仍敲击着我的心。

  当然,我们也遭受过很多打击。有一次,我们借鉴三峡工程皮带输送混凝土,采购了价值1000多万元的皮带输送设备。不料,模型试验出了故障,导致混凝土浇筑中断,无法进行过滤。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我们推倒原来的方案,选用多台套管道输送系统作为备用,从头再来。8万吨重的沉管靠384个支撑千斤顶、192个顶推千斤顶平稳前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认识的加深,我提出“一尘不染”的设备管理理念,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件设备,只有处于一尘不染的状态,才能减少阻力、消除隐患。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一开始,“一尘不染”在实施中效果总不理想,我一遍遍检查,发现原来是工人手套没洗干净,便要求立即改正。“一尘不染”推广后,在高湿高盐环境下,流水线上全部500多台套设备没有一台闹“罢工”,2200多个日夜的工作,安全质量零缺陷。正是依靠这样的平台和团队,我们才圆满兑现了“把珠港澳大桥打造成为造福三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精品工程”的承诺。

  固基修道,履方致远。当年的建设者们如今早已奔赴五湖四海继续奋斗,我也相继加入到建设深中通道、沿江高速的滚滚洪流中。但以“一尘不染”铸就更高品质的自我要求,我会一直保持下去。

气象雷达:洞悉莫测风云,助力防灾减灾

讲述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23所所长 胡庆荣

  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雷达专业研究所,23所矢志以航天技术服务国计民生,把气象产业做大做强。多年来,我们研制的气象雷达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为气象现代化、防灾减灾等作出卓越贡献。

  气象雷达的工作是“追云逐雨”,给大气中的风场和云层做CT扫描,实现精细化气象探测。今年6月以来,中央气象台持续多日发布暴雨预警;7月2日,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形成。在这一个多月里,23所的90多套气象雷达在降雨覆盖的四川、广东、贵州、重庆等近10个省市24小时不间断采集气象数据,为气象部门准确把握天气发展趋势提供数据服务。

  作为气象雷达的一种,天气雷达是进行大气、云及降水物理研究和探测的主要手段,我们叫它“防灾减灾侦察兵”。目前23所正在研制的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是国内技术体制最先进的天气雷达。为了给防灾减灾提供更多更精细的数据,我们还研制了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可实现对龙卷风、冰雹、雷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2019年9月,我们研制的国内首部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在江苏高邮市安装。常规天气雷达完成一次扫描需要6分钟,而这种雷达只需要一分半钟,有助于尽早做出应急安排。

  “低空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它发生时间短、范围小,探测预报困难,是航空气象的世界性难题。我们利用风廓线雷达、连续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雷达,构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精度、高时空分辨、高数据获取的机场风场探测装置,在天津机场安装以来,10多次成功预警发生在跑道上的风切变,为提高民航机场航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脚步,23所的气象雷达走进了更多国家和地区。今年6月11日,中国首座灯塔气象观测站“丝路海运”自动气象观测站在福建厦门港九节礁部署完成,这是23所为保障“一带一路”航线运行而专门设计的一型海上气象观测站,创新性地选址建设于灯塔上,开创了港航气象服务的先河。

  气象雷达的工作特点是“靠天吃饭”,越是天气恶劣、刮风下雨,越需要做监测,以捕捉充分的气象信息。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国外架设雷达,突然遇到沙尘暴,狂风裹着砂粒呼啸而来,令大家狼狈不堪;安装雷达时当地持续高温,没有空调,大家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泡得透湿。因为电力不稳定,晚上经常突然停电,大家只能开着手电筒吃饭。

  2019年,23所成立了我国航天行业内规模最大、市场综合占有率最高,“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综合气象探测设备公司——航天新气象公司。借助这个全新平台,23所将为国家气象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张勇、曾毅、吴春燕、詹媛、王斯敏,通讯员 肖明葵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7日 07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