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茶旅融合“画”增收 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茶旅融合“画”增收 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9-25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

  光明日报记者 王昊魁 周仕兴

  初秋时节,走进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茶园,三五成群的茶农轻哼侗歌,巧手翻飞采茶忙。从高处远眺,一垄一垄的茶畦,就像层层叠叠的绿色曲线,茶农和游客如同点缀在五线谱上的跃动音符,谱写着幸福的乐章。

  大力推进茶旅融合、积极培育农民画产业、发展野生葡萄种植……作为广西挂牌督战的8个县之一,近年来三江县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并不断巩固产业扶贫带富成效,坚决攻克贫困的最后堡垒。

  推进茶旅融合,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沿着三江县布央村茶园的石板路前行,茶树生机勃发,清香沁人心脾。“布央村有茶园3900亩,户户种茶,一年四季能采茶,人均收入已达17000多元。”布央村党支部书记谢勋庭说。

  布央全村661户、2497人。曾经,因贫困远近闻名,有“山高水远布央村,有女莫嫁布央郎”之说。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5户、584人。

  布央村海拔600米至1000米,云雾缭绕、空气湿润,旅游资源丰富,也适合茶叶种植。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2016年开始,布央村以“一带二帮三、先锋促脱贫”为抓手,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帮扶带动贫困户脱贫。

  谢勋庭介绍,布央村通过引入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建设仙人山景区,自2018年5月运营以来,年均接待游客量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万元。同时,村里成立布央古茶园旅游公司,村民以土地股、资金股等方式入股,2018年年底全村村民实现首次分红。

  贫困户吴明德正忙着把自家房子装修成民宿。“来这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茶叶价格和销量增长了,收入也增多了。”他说,“受益于党的好政策,我已经脱贫,这几年攒下10多万元,又贷款20多万元,下决心把民宿发展起来,以后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发展农民画产业,传承民族技艺、助力增收

  走进三江县独峒镇农民画博物馆,素描、调色、涂色……独峒村村民杨庆宜正和其他村民一起画农民画。

  独峒镇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群众有喜欢创作侗族农民画的传统。2012年,侗族农民画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年50岁的杨庆宜因右手脱臼落下残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靠画侗族农民画和两亩茶园的收入脱了贫。他告诉记者,他每年能创作五六十幅作品,生产生活场景、民俗风情都是创作内容,比如,上山劳作、洗衣织布,一起吃百家宴、过节等。“游客喜欢,部分作品被南宁、柳州的游客买走了。”

  “我是非遗传承人,把侗族农民画技艺传承下去,同时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这是使命和责任。”杨庆宜说。

  随着当地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侗族农民画队伍逐渐发展壮大。独峒镇党委副书记吴鑫说,目前仅独峒村一个村就有500多名农民利用农闲时间搞创作。2019年,独峒镇侗族农民画产值达500多万元,成为侗乡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

  种植野生葡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细雨霏霏,草木青翠。记者来到三江县同乐苗族乡归东村山坡上的野生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映入眼帘,惹人喜爱。

  “归东野生葡萄”因原产于同乐苗族乡归东村山野而得名。该村党支部书记龙秀昌介绍,村子有578户、237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6户、1589人,是深度贫困村。经过努力,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目前未脱贫的有13户49人。

  归东村村民龙秋仪是贫困户,2018年已经脱贫。他告诉记者,自己种了6亩葡萄,葡萄架下再种植油茶,收入大幅增加。

  近年来,归东村积极探索“架上葡萄、中间茶叶、架下养鸡”立体种养模式,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基地”经营模式,助力群众增收。目前,全村种植野生葡萄1360亩。

  “目前,未脱贫的13户49人已达到脱贫标准。下一步,我们规划发展乡村旅游,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龙秀昌表示。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5日 04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