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传承与创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9-25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教研部教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这一论断,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重要渊源。中华民族很早就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天下观”。千百年来,经过中国人民的理论构建与躬体力行,追求天下之义、天下之利、天下之和,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慧滋养。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传承与创新

二○二○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综合展区。新华社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传承与创新

位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新华社发

  1.天下之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提倡亲善和睦,既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别人过得好。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将此释为“推己及物”。这体现了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与人相处当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千百年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仁”的学说的重要精神内核。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他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以及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关切。当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追求的目标不止于以仁立人,而是使每个人知仁行仁,将“仁”打造成全社会的公共素质和公共规范。“知而不行,非真知也”,对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亦如此。中国历代先贤不断对这一理念进行阐述完善,将其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实践化,并上升到经世致用的高度,拓展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

  成语“以邻为壑”的故事,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的诠释。《孟子·告子下》载,战国时期,水利专家白圭治水颇负盛名,有一次白圭见到孟子,对其吹嘘道:“我的治水本领,已经大大超过大禹了。”孟子反驳说:“大禹治水,是疏导洪水,是把大海当作蓄水池,洪水流进大海,与人无害;你如今治水,是把邻国当作蓄水池,洪水都流到别国去,于己有利于人有害,仁德之人不会这么做。这种治水方法,怎么能与大禹相比呢?”孟子对以邻为壑的批驳,正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想行为方式的推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创举,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生动体现,已成为普遍遵守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当今世界,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尽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但以邻为壑的现象并未消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日渐突出,实现各国协商合作、减少冲突、维护和平,已经愈加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努力实现持久和平。”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价值原则、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构想,是具有新时代特质的“天下观”,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维护长久和平和共同发展指明了一条建设性道路。

  2.天下之利:计利当计天下利

  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孔子认为要“见利思义”,不仅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主张“以义统利”,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荀子告诫人们:“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希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爱消除冲突,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以“兴天下之利”。

  纵览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把重义轻利作为首要价值取向,中国传统士人则以天下为己任,以追求“天下之利”为本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行,将“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价值取向拓展为指导国与国交往的重要准则。2100多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中国、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贸易大通道,书写了中西交流史的瑰丽篇章。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得到广泛认同。唐代中西贸易交流更加繁盛,史书记载:“大唐贞观以后,声教远被,自古未通者,重译而至。”据史料记载,有唐一代,通过海陆通道,中国与世界多国保持友好贸易关系,长安成为各国人民友好交流的中心。至宋代,伴随造船技术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崛起,明朝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极盛时期。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是沿线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交流之路、友谊之路、合作之路。千百年来的中外交往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应该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崭新形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把中国同欧亚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向了新高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向一致,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包容、和谐发展,对于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具有重大意义。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计利天下,既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也是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创新发展。

  3.天下之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尚书》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孔子将“和”视为人文精神的核心,作为为人处世、治国处事的价值标准。汉代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有“亲近以来远,故未有不先近而致远者也”之言。唐代秉持“和同为一家”的理念,与周边民族、国家和睦相处,加强各方面联系交流。

  《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一种包容和合的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旨在强调世界是多元的,应当承认各个文明之间具有差异性,肯定各个文明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不相害”“不相悖”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决定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利,倡导国与国之间包容互信、平等协商、合作共赢。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在国际舞台上,我国一直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采用“求同存异”的策略,承认“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差异,敞开“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的胸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的顶层设计,也向世界亮明了中国希望与各国共同努力的大方向。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在此过程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平思想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5日 06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