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来这里感受动物别样的美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来这里感受动物别样的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1-11 04: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走进自然科学博物馆】

  光明日报记者 齐芳

  进入国家动物博物馆,一头悬浮在空中的巨大的蓝鲸骨架就撞进眼中,让人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国家动物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奥运科技园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这里,凝固了动物们最美的神态,不仅是动物科学知识普及的园地,也是动物标本收藏和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的学术机构。

  国家动物博物馆共有三层半,地面两层半、地下一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家动物博物馆实行预约参观,当周内至少提前一天预约,每日上限人数为500人。与平时的熙熙攘攘相比,此时的馆内显得有些冷清,但却意外地让人有了更好的观展体验。馆长张劲硕博士介绍,国家动物博物馆有9个常设展厅、1个流动展厅和1个4D动感电影院。9个固定展厅分别为:动物多样性与进化展厅、无脊椎动物展厅、濒危动物展厅、鸟类展厅、动物与人展厅、昆虫展厅、蝴蝶展厅、国门生物安全展厅,以及中科院党员教育基地(所史厅)。张劲硕说:“目前博物馆展厅内共展示各类动物标本6500余件,每一个展厅都是一座浓缩了动物界精华的宝库。我们希望通过声音、展示灯光、舞台灯光、紫外光、电、多媒体、动物标本实物、图片文字、生态环境重现和视屏手段,把动物学知识、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有机地贯穿在整个展示过程中。”

  记者从地下一层开始参观。地下一层是动物多样性与进化展厅和无脊椎动物展厅。在动物多样性与进化展厅中,研究人员精心布置,力求重现各类群动物在自然界的演化历程。而在无脊椎动物展厅,则可见琳琅满目的贝壳、珊瑚,以及各式各样的蜘蛛、有孔虫模型等。

  一层是濒危动物展厅和鸟类展厅。濒危动物展厅主要以哺乳动物为主,展出了极危级的白鱀豚、中华穿山甲、长臂猿等多种濒危哺乳动物。展厅内有一个独立展柜,放置着一黑一白两个动物标本——黑色的被誉为“长江的微笑”的长江江豚,白色的则是“长江女神”白鱀豚。张劲硕说:“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他介绍,这件白鱀豚标本制作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它是安徽渔民在捕鱼过程中误捕上来的,后来送至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研究,后赠送给中科院动物所。张劲硕说:“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2002年7月14日,白鱀豚‘淇淇’逝世,它可能是人类能够见到的最后一头白鱀豚了。现在,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长江女神’的模样了。”鸟类展厅则展出了500余种鸟类标本。张劲硕说:“全世界有1.1万种鸟类,我国约有1500种,而这一展厅就容纳了我国三分之一的鸟类物种。”

  二层是昆虫展厅和蝴蝶展厅。昆虫虽小,但昆虫纲却是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蝴蝶展厅展示了众多蝴蝶的“外衣”,有些蝴蝶有难以描画的最艳丽的颜色,有些蝴蝶则是拟态大师,像枯叶、像巨大的眼睛,实在让人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完三层,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回到地下一层的4D电影院,看一场制作精良的4D电影。

  张劲硕介绍,博物馆还有一个平时不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标本馆。“我们的动物标本馆是我国最悠久的标本收藏机构,是在原震旦博物院、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及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所属标本馆的基础上,经过几代科学家近百年的努力,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动物标本馆现已晋升为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集中在独立的标本楼内,包括鱼类及两栖爬行类标本分馆、无脊椎动物标本分馆、兽类标本分馆、鸟类标本分馆、昆虫标本分馆和标本数字化分馆。标本馆现有各类动物标本890余万号,约占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收藏总量的1/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聂常虹介绍,国家动物博物馆的科普活动不仅仅是展示,“我们每个月都会举办科普讲堂、昆虫工作坊等各类科普活动,近年来还组织实施了中国动物标本大赛、全国自然科学类场馆科普培训班等活动。我们最受欢迎的科普活动之一是从2009年开始举办的‘博物馆奇妙夜’,夜幕降临后,来馆的大小朋友们在漆黑一片的博物馆内,听科普专家打着手电筒讲解,晚上就在博物馆内支起帐篷睡觉。”除此之外,国家动物博物馆的科普活动也延伸至“馆”外,“我们以国家动物博物馆为核心,以动物所为半径,组成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圆心,以北京市、国内,乃至国外的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为更大的外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聂常虹说:“博物馆不仅保藏着人类文化的结晶,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国家动物博物馆不仅是要传播与动物有关的科学知识,更要让观众感受到自然之美、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真谛,更要促使观众去思考、去探究,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多彩的地球!”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1日 10版)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