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集体记忆永远是大学生的人生基本盘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集体记忆永远是大学生的人生基本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2-09 06: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感悟】

  作者:杨天舒(武汉大学2017级本科生)  

  在进入大学之前,我非常期待大学的集体生活。这种期待,一方面来自于父亲的讲述,一方面来自于中学时代经验的延续。父亲1985年本科入学,就读于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类军事化管理的学校,每天6点30分统一起床,然后到操场一起跑操,8点钟进入教室开始上课。父亲的大学记忆中最为特别的是每周末的看电影环节,一个年级上千人统一搬着板凳坐在临时搭起的大银幕前,观看革命电影。放映之前,学生们还会一同歌唱军歌。时至今日,《黄河之滨》《战友之歌》等歌曲还回荡在他们的脑海中,集体主义也真正地在他们身上生了根。

  我的中学是在人大附中度过的。在我看来,学校给予我们的主要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理想,它们屹立于学习、分数之上,成了我们此后人生的基底。高三年级统一推荐必读的《先生》《南渡北归》让我们每个人都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蔡元培、晏阳初、陈寅恪等大师成了我们的共同偶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名言成了我们的共同理想。除此还有优秀毕业生讲座、各个学科的知识讲座、话剧观赏……中学时代这样的集体经验,让我不免对大学生活产生了更强的期待。

  2017年9月,我带着对集体生活的期待走入武汉大学。然而我却发现,现实与我的设想有着较大的差别。首先是规律生活的打破,大学已没有了父辈描述的统一而确定的作息,大家自主选课,每个人的课表、所修的课程都不尽相同。可能有人早上7点就要起床去上早课,有的人却睡到9点,而有的人晚上上课到9点30分。周末,大家的安排也千差万别,有人去修双学位,有人去上托福课,有人去单位实习,也有人热衷于娱乐活动。还有,竞争和升学压力骤增,无论是出国留学、读研还是直接工作,每一条路都充满荆棘,我们很少有时间再去考虑交际以及课外活动。“绩点为王”并不是一句虚话,期末考试89分和90分的差距足以让人崩溃,0.1分的绩点差别就可能让人错失保研。每个同学都在为各自的人生出路埋头苦干,大家生活上的交集自然有所减少。

  虽然与期待不同,但也有新奇之处,我发现我的同学们有的喜欢安稳,有的喜欢互联网公司的狼性竞争,有的则对学术有着深入骨髓的热忱。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活愈发地个性化,大学生们的人生目标千差万别,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一个模子里生长。我也逐渐理解了这种以集体感的牺牲置换出的学生们选择上的自由。

  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像一个特殊的“契机”,让我发现我对大学的集体记忆仍是那么期待,只是方式不同。2020年1月6日我乘高铁从武汉离开,2月学校开始网络教学,此后,我度过了长达七个月的远离大学校园的生活。距离不仅产生美,还能让人发现之前从未察觉的生活细节;在疫情的日子里,我开始想念同学、老师甚至教学楼,频频回顾我曾度过的集体生活。我发现,校园本身就是一个集体记忆,譬如珞珈山、樱花节就是武汉大学最为“出圈”的标签。时维三月,序属初春,樱花悄然开放在珞珈山上,与绿顶屋檐的老斋舍相映成趣,远处的东湖也正闪动着它粼粼的波光,仿佛在与栈道上的学生们轻轻地交谈。这样的美景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武大学子的心中,看似无用的“美”也可以是一种共同的记忆。此外,文体活动仍然是校园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武大最为著名的金秋艺术节是一年一度的盛会,包括舞蹈、服饰、合唱等各项环节,其门票发售的火热程度甚至不亚于当红明星的演唱会。三大球类的三个杯赛“振兴杯”“火炬杯”“腾飞杯”每年也是火爆异常,决赛时,观众齐聚在桂园操场或宋卿体育馆,加油声让校园里掀起一阵阵火热的声浪。

  2020年9月,我再次回到学校,当我踏入那个挂有“武汉大学欢迎你”的牌子的小铁门时,一切熟悉的感觉都重新涌现,一种归属感在我心中升腾。正如电影《心灵奇旅》所说“不必非要纠结于意义,活好当下的每一分钟”,疫情的分隔让我发现大学的集体记忆并不仅仅在于思想道德的培育或者一些隆重的、有仪式感的瞬间,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你所吃过的食堂、所住过的宿舍,你所看过的景色、所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在不知不觉中建构着你与集体大众的连接。

  在社会分化、压力增大、互联网盛行的当今,大学生们的集体感确实有所缺失;而另一方面,大学里最基本而又最现实的集体生活仍然存在,大学生们也需要多从日常校园生活中寻找满足感和归属感。“在集体中完成个人”永不过时,大学时代的集体记忆永远是大学生的人生基本盘。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9日 15版)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