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教育,点亮西部民族地区的未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教育,点亮西部民族地区的未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3-18 04: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教育,点亮西部民族地区的未来

——评《适应与选择: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管培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亦是明天的希望。张俊宗等人的著作《适应与选择: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所反映的西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是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人才培养因地制宜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高校民族教育的缩影。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民族聚居区高校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共生之所,解决好西部民族聚居区高等教育的定位与选择,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尤为必要。西部民族聚居区的高校,既有与其他普通高校一致的根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又有其地域上、生源上、专业建设和学科布局上的独特性,这就决定了这类高校在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定位必然有所不同。此类高校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征程中何去何从,归根结底取决于其在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上的定位和改革取向。

  正是基于以上考量,该书运用行动研究法,以改进西北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办学模式、解决办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指向,通过对功能模式、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等基本结构的梳理,构建起了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的人才培养总体框架。书中指出,“四位一体”是民族聚居高校的功能模式选择;“分类、分层、分级”是教学模式选择,“七化”是双语教学模式选择,“专兼职结合”是教师队伍建设模式选择,“三化四育”是校园文化建设模式选择,这种因地、因校制宜的模式选择,定位准确,“进口”科学,切合区域与高校发展的实际,能有效解决民族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为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发展找到了合理的“出口”。

教育,点亮西部民族地区的未来

打开光明日报客户端读书频道,浏览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从内容上看,该书既是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又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探索出的经验总结。就意义而言,该书既是中国高等教育中民族教育研究的一个研究样本,又是基础教育特别是西部民族教育基本状态的集中体现。其折射出的一线教育者所秉持的思想、情怀、理念,无不生动、鲜活,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实践性、示范性。当然,实践仍在继续,认识也在深化。

  大学因教育的责任和使命而存在。从发端于京师大学堂,到一路西迁、在抗日烽火中扎根西部,80余年来,西北师范大学始终以建设西北地区为己任,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落实到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研究方面,为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还依托西北师范大学,设立了“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至今还在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不遗余力、贡献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适应与选择: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书,是西北师范大学对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现状及模式的一次专题研究,是作为研究基地对于西北乃至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一次成果梳理,是这所学校教育情怀和温度的集中体现。

  “少年强则中国强,中西部强则中国强。”西部地区教育,始终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关切,是点亮西部未来的希望之灯。书如其名,适应与选择——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正是该书的核心要义。愿这册西部民族教育之声,能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启迪。

  《适应与选择: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俊宗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8日 11版)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