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三减三健”,让我们的体魄强起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三减三健”,让我们的体魄强起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14 06: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

  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文明程度新提高的重要表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福建考察期间指出的那样: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1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

  近年来,与慢病防控、改善体质息息相关的“三减三健”(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成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大力倡导的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十四五”时期,怎样因地制宜开展“三减三健”行动,引导人们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光明智库进行网络调研,并邀请相关领域工作者讲述为普及健康知识、优化健康服务付出的努力,共话健康生活的应有模样。

“三减三健”,让我们的体魄强起来

在江苏无锡锡山高级中学,学生在做引体向上。新华社发

“三减三健”,让我们的体魄强起来

山东青岛崂山区北宅卫生院在社区宣传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光明图片

  【网络调查报告】    

  调研显示:健康生活习惯尚待形成

  分析专家: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研究员 赵鲁臻

  为了解广大网友,特别是青年网友的健康素养、生活方式,光明智库于近期发布电子问卷,共有4.2万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3万份。从调研结果看,青年网友们的生活方式仍存在较大问题,“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与习惯尚待养成。

  饮食:按时适度,合理搭配

  调查结果显示,“吃饭不按点,比如不吃早饭”“要么暴饮暴食,要么拼命节食”与“爱吃烤串、腌制品、零食、甜食等”在不合理不健康饮食习惯中排名前三。

  健康饮食有三大原则。一是进餐有时,三餐有别,早好中饱晚少。二是饮食有度,食不过量,七八分饱为宜。平日里的饮食过度,会导致大脑早衰、肠胃负担过重以及“三高”等慢性病的出现与加重。三是食宜清淡,控油限盐,多吃蔬菜水果。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健康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用腌制、烧烤、油炸等方法做出的食物,即使美味,从健康角度来看,也不宜常吃。

  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平时喜欢怎么运动”这个问题,有51.51%的受访者选择了“走路上下班或者每天遛弯”;47.89%选择了“居家运动”,另有近三成受访者表示“基本没时间运动”。

  在当前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要拿出专门的时间到专业运动场所进行锻炼实非易事。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生活运动化、运动生活化”是目前最可行也最经济的解决办法。调查中,多数人青睐于走路、遛弯与居家运动,这些运动方式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备、场地、时间或者技巧。其实,动则有益,不拘形式,日积月累,贵在坚持。

  自律: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上述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基本都具有一定的健康生活常识与理念。有趣的是,在回答“什么导致了你的饮食不当、运动不够”时,46.68%的受访者选择了“饭量和运动量看心情”,另有26.36%选择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怎么舒服怎么来”,分别排在“工作压力大,没时间顾那么多”之后,位列第二、三名。这说明,除了生活与工作压力之外,我们健康的最大敌人,往往就是无法自律的自己。

  现在,追求养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其实,所谓养生,不是在坏习惯基础上叠加好的生活方式,而是通过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提高生命质量。

  自律的人生最可贵。对自己行为的一点小小的克制,就会使你变得强壮而有力。

“三减三健”,让我们的体魄强起来

“三减三健”资料图片 制图:光明日报记者 周艺珣

  【健康生活说】    

  让孩子们不做“小眼镜”“小胖墩”

  讲述人:安徽省霍邱县马店镇芙蓉小学校长 刘满婷

  “老师,刘国荣又喊我‘小眼镜’了”“老师老师,三年级同学天天喊我‘小胖墩’”……

  新学期伊始,我刚迈进教室,一年级小朋友就向我告起了状:何若兮同学因为近视400多度戴了厚厚的眼镜片,被同学们取外号“小眼镜”;身高一米二、体重80多斤的孙睿经常被高年级同学叫作“小胖子”,跟他同样遭遇的还有同班5、6个同学。

  为了不让更多孩子受到这样的健康困扰和心灵伤害,这些年,我们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每天保证学生有不少于一小时的户外活动。学校面积虽然不大,但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建了篮球场、田径场、乒乓球场,让孩子们的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还会联合乡镇卫生院为孩子们进行体检,视力筛查是重要的一项。凡是发现视力有问题的孩子,我们都会及时反馈给家长,家校携手,共同矫正。课堂上,老师叮嘱孩子们要注意用眼卫生,让孩子们真正意识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校每学期还利用家长会、散学典礼,强调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危害,希望家长监督孩子,合理安排孩子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

  每到课间休息,总有几个孩子不愿动起来,像是对什么运动项目都不感兴趣。我就带着他们一起跑步。“能跑赢我的,都有奖励”,话音落地,这些孩子都快活地跑到了操场上,尽管有些气喘吁吁,但好在终于迈开了腿。

  有的孩子不仅不爱运动,还喜欢挑食,常躲在角落里一个人吃饭。我发现,这些孩子往往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差、自信不足,缺乏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三年级的曹思雨同学就曾体重超标,一度因为被同学们嘲笑而不愿上学。我去家访,跟他妈妈聊天,他妈妈说,孩子特别挑食,做好的饭菜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却特别喜欢吃零食、喝可乐。我对曹思雨妈妈说,我们一定要帮着孩子改掉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于是,在学校,我把平时吃饭特别棒的几个小朋友安排跟曹思雨同学坐一起,大家对他进行监督;课堂上,老师们常常讲起挑食、好吃零食的危害,让孩子们注意营养搭配。我还常和曹思雨妈妈通话,交流督促情况。渐渐地,曹思雨瘦了下来,笑容也多了起来,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希望传递给孩子们的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还有健康的体魄。我会为此而继续努力的。

  找到“甜蜜”的正确打开方式 

  讲述人: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教授 马冠生

  口渴了,喝些什么好呢?我想,生活中的你一定常遇到这样的“纠结”。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20世纪60年代,我们最常饮用的水就是井水,清粼粼、甜滋滋的。上学以后,有了水壶,在家把烧开的水放凉,灌进水壶里背着去学校。那时候,白开水没有什么味道,就加点糖。再后来有了糖精,甜味的水逐渐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外的饮料很快走进国门。记得有位同事收到了一瓶可乐作为新年礼物,看着这瓶颜色浓黑的饮料,全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喝,也不舍得喝。家里来了客人,才兑上水请客人喝,一瓶可乐喝了1年多。到了90年代,更多国外品牌的饮料出现在市场上,我国的食品企业也快速发展,到了20世纪末,国产饮料的品种和数量都开始激增。我们团队开展的调查表明,1998年到2008年10年间,各类饮料占据我国儿童饮品的很大比例,城市儿童人均每天饮用饮料329毫升,且人均饮料消费量还在不断增加。

  琳琅满目、口味各异的饮料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乐趣、带来了“滋味”,然而,经常过量喝饮料,特别是含糖饮料,面临的却是甜蜜中埋藏的健康危害。研究显示,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的危害包括增加患龋齿、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过多饮用含糖饮料不仅会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还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负担。

  研究表明,成人和儿童可接受的游离糖摄入量每天应低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新近发布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20—2025》中共有4条核心推荐,其中专门提到要减少添加糖的摄入量。

  这里强调的是“添加糖”,含糖饮料中的糖、制作糕点时加的糖、烹调时加的糖等都属于此类。我国居民用于茶、咖啡和烹饪的添加糖总量并不高,添加糖的最大来源是含糖饮料,占总量的40%。作为世界主要的饮料生产国和消费国,虽然我国居民添加糖提供的能量低于全天总能量的10%,但考虑到含糖饮料消费的迅速升高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必须及早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不少国家已经采用立法和财政措施限制添加糖的摄入,包括对含糖饮料征税等等。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既能甜蜜地生活,又不影响健康?建议大家首先评估一下自己添加糖的摄入情况,在选择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看食品标签,如果配料表上有蔗糖、白砂糖、麦芽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葡萄糖和蜂蜜等,就是添加了糖;做饭时可采用定量量具,控制每天食用的食糖量,自制果汁、糕点,喝茶、喝咖啡时,要少放或不放糖,逐渐脱离糖的诱惑;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可在白开水中加几片柠檬或几叶薄荷增加水的味道,找到“甜蜜”的正确打开方式。

  健康生活,家庭医生来帮您

  讲述人: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卫生院副院长 刘军

  我们北宅卫生院所在的崂山西麓城乡接合地带,山区面积占80%以上,农村社区有36个,常住人口3.3万,中老年人占较大比例,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较高等问题突出。由于附近没有大型综合医院,社区居民很依赖我们卫生院和各个乡村卫生室。

  从2019年开始,我们启动了“健康北宅”惠民工程,通过“一评二控三减四健”来指导社区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评”即健康评估,推广和开展健康指标检测,评估居民身心健康状况,提早干预;“二控”即控烟、控酒,倡导不吸烟、不敬烟、不送烟,控制饮酒量;“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倡导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少喝碳酸饮料;“四健”即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心理,推广科学有效的健身方式,促进身心健康。

  在“健康北宅”行动中,北宅街道实施了山东省首个机构层面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标准化》规定,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家庭医生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重要推手。

  北宅街道华阳社区67岁的阎立文在参加街道组织的查体时,发现骨密度低于正常值。阎立文的家庭医生高正彦综合评估后,认为其骨密度值较低与长期大量吸烟有关,于是指导他戒烟。起初阎立文很不理解,“吸烟咋与骨密度有关?莫不是医生糊弄我吧。”在高正彦的耐心解释和悉心指导下,几经周折,阎立文终于成功戒了烟。第二年体检时,他的骨密度就恢复了正常值。

  哪种健身方式能让中老年人骨骼更强壮?我们经过调研,选择了健骨操,并专门请来教练挨个社区免费教。73岁的宋道善大爷每天学做健骨操,他说,“健骨操动作简单,节奏慢,对场地也没啥特殊要求,太适合我们了”。

  书院社区的蓝秋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10多年,长期口服降压类药物,近半年血压控制得不太理想,要求家庭医生毛俊峰给她换药。在仔细询问了她平时的用药及饮食后,毛俊峰医生发现她尽管平时服药规律,但口味较重,喜食咸菜,主食以面食为主,便建议她先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暂时不换药,还免费为她发放了控盐勺、控油勺,教给她很多“少油、少盐、少糖”的实用小方法。两个月后,蓝秋云的血糖、血压值都恢复到了正常范围内。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的家庭医生团队提前对签约居民进行了疫情防控摸排,上门为那些有需求但又不能外出的慢病患者和老年人送医送药,还为签约个性化“服务包”的居民开具了长达3个月的免费药物,逐一配送到家门口。我带着7个家庭医生给每位签约居民打电话、发微信,了解其身体状况,并提供针对性的康养指导。

  春天到了,我和我们的家庭医生团队更忙碌了。当好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金振娅、刘艳杰、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4日 16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