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水木湛清华 接力新百年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水木湛清华 接力新百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25 04: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水木湛清华 接力新百年

——写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

光明日报记者 杨 飒

  熟悉清华历史和清华现状,尤其是亲身参加过清华生活的人,都会感到清华自始就被一种伟大而深刻的精神所渗透所贯穿——这精神就是对国家民族的锲而不舍的大无畏的爱。

  这是1947年,清华大学校庆献词里的一段话。

  百十年,清华,清华人,对于国家、民族的丰沛感情,带着独有的印记,忠贞不渝,坚不可摧。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深刻指出:“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110年来,清华大学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培育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了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这是一代代清华人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结果。”

  是的,从“一二·九”运动《告全国民众书》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悲愤呐喊,到建造“200号”核反应堆的年轻人立下“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豪迈誓言,再到新时代新百年,清华人喊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强音……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这是一代代清华人收获的果实,这是一代代清华人接力新征程的每一个开始。

  时间走到110年的节点,凯歌向前,水清木华,日新月异。

  党旗飘扬,革命火种一代传一代

  “在清华这个阵地上,党旗一直高高飘扬。革命的火种一代传一代,始终不曾熄灭,并且日益发展壮大。”曾任校史研究室主任的徐心坦撰文写道。

  1926年11月,中共清华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清华自此有了党组织。直到今天,党的核心领导在清华大学的发展依然坚定。”徐心坦说。

  “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要设立各级党组织?好像还没有哪个世界一流大学有党委。”这是2016年年初,一位青年海归教师入职清华时向化学系党委书记梁琼麟提出的问题。

  梁琼麟坚定地回答:“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是照抄照搬,有中国特色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既是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保证,也是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治优势。”

  3年后,这位教师见证了系党委推动改革发展所做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也见证了清华化学学科的快速崛起,特别是亲历了学校和院系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成功完成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她发现,正是各级党组织所具备的特殊优势,才成功保障了如此复杂而重大的改革能够既高效又稳妥地推进。“我找到了明确的答案。”她说。

  清华是一所又红又专的学校。

  “红”意味着政治坚定,“专”则要求业务精湛。“又红又专”意味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也要为提高民族素质,发展祖国科学技术文化而努力工作。

  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两种人会师”到“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从“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到改革开放之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的豪情壮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清华大学党组织从未间断并持续发展壮大,形成了“爱国奉献、又红又专、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优秀传统。

  进入新时代,清华更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投身国家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

  清华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2020、2030、2050年”中长期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任务。

  党委常委定期专题研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指标、工作进展,部署规划、建设、评估等各项工作。

  强大的组织力、执行力、战斗力离不开学校系统性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领导、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是一流学科建设最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清华大学电子系党委书记金德鹏在带领电子系师生党支部探索出一条符合院系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之路中感悟颇深。

  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引领和吸纳青年师生为“双一流”建设凝聚力量。“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想为实现中国梦做更多的事,就应该自觉站到党旗下,接受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才能沿着正确的路线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清华大学学术新秀、美国导航学会“早期成就奖”获得者、曾在北斗导航系统信号体制设计作出重要贡献的姚铮这样说。2019年12月,姚铮在电子系党支部入党,而这只是青年骨干教师党员培养的一个缩影。

  人才培养,提高质量应国家所需

  宗璞先生云:“水木清华的一石一木,从童年时代直至如今,它们始终滋润、陶冶着我的心灵。”清华的一草一木应滋润什么样的人才?

  曾任清华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的潘光旦教授在1940年《论品格教育》一文中提出“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真正完全的教育”。

  这一观点与梁启超1914年在清华的演讲《君子》遥相呼应,随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的校训,也深刻影响了清华110年来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格局。

  对于培养学生,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在清华经管学院任教时曾说:“经济管理学院培养的是大学生、研究生,不是只具有一些技术知识的专科生。我们得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要有本领去认识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问题,要掌握更多更高的知识,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既要有知识又要有眼界,这是其一。

  “我们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干粮),知识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猎枪,使他们在荒山野岭中,没有食物也不会饿死。”曾任清华校长的蒋南翔“猎枪与干粮”的比喻十分生动,他认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培养尤为重要。

  当时的清华,提倡“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培养,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工作、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重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工作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个性、主动创造性发展的时间。既要有知识又要强实践,这是其二。

  2011年1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成立,是国内首个致力于交叉信息科学研究的教学科研单位。

  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期智,先后在交叉信息研究院成立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和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智班),建成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高地。

  姚期智在开学典礼上寄语全体新生:“交叉信息院的宗旨是激发同学们真正的潜能所在,希望同学们能在这里找寻高级的快乐,不单是个人的享受,而是更高级的对艺术的欣赏、对文化的品鉴、对社会的贡献、对中华民族的建设。”既要有知识又要能享受高级的快乐,这是其三。

  以上种种,促成在2018年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达成认识的一致——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升为教育理念,这是清华新时代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

  成立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实体书院落实强基计划;建立完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以“领跑者”理念为指导,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实行的“新百年计划”(领军计划、拔尖计划、自强计划);硕士研究生形成学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培养并重的格局,健全以博士生为主体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

  2016至2020年,清华共培养了44303位高层次人才,80%以上毕业生赴国家建设的重点单位就业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清华青年如此,未来可期。民族之兴,必将有望。

  实干精神,真刀真枪勇拓无人区

  在清华园第三教室楼西侧的墙面上刻着“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八个字,无数的清华人在践行着这八个字的精神要义,更是在传承着这八个字代表的行为准则。

  梅贻琦曾说:“清华向来有一种俭朴好学的风气”。

  建校之初颁布的《清华学堂章程》对学生成绩评定、升级、毕业要求等做出明确规定。严密完备的规章制度,培养了师生们守制度、讲效率的作风。

  进入清华的华罗庚除了仅用一年半时间就自学完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外,还自学了英文、法文、德文。“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直到现在我也贯彻这个原则:别人看一篇东西要三个小时,我就花三个半小时……所以,前一段时间的加倍努力,在后一段时间内却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是的,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后辈青年勤奋踏实地治学。

  朱自清曾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

  脚踏实地、行胜于言,在一代代清华人身上,表现为唯真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学习精神。

  20世纪50年代,当密云水库的设计工作交到清华师生的手上,水利系专业和电机系发电专业学生约200人在教师指导下,深入工程一线,努力克服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一道道难题,完成了密云水库一年拦洪、二年建成的艰巨任务。“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推动了教学、科研、生产的三结合。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医学院博士生单思思半年多无休,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每一个步骤都是非常庞杂和精细的,比如说我们已经分离出200多个抗体,但要进一步筛选哪一个更有效,需要做很多的功能验证,需要上千次不停重复一个动作,有时候手都僵了。”单思思说。

  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努力后,单思思和团队成员已经解析了病毒与蛋白结合的关键结构,成功分离出200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进行了体内和体外的功能实验,以及临床试验。这就是实干的力量。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清华人奋进的独特面。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朱自清带领的中文系率先把新文学纳入教学轨道,是教育上的求新。王国维的“历史新证”是治学上的求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清华更是勇拓无人区,成为全球第一个开展全体系实时在线交互课程教学的高校。“延期开学、如期开课”,清华坚持按照教学日历开展全体系课程在线教学。2020年2月3日,57000多名清华师生“同上一堂课”。2月17日开课第一天,3923门次课程在线顺利开展。95岁的物理系教授张礼与曾经的学生、助理教授胡嘉仲联手在线开课,让学生直呼过瘾。

  “5个月,152天,自强的清华人保持奋进的姿态,用严谨的态度、勤奋的作风、求实的精神、创新的意识,成功实现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在线教学变革,铸就了新时代教书育人的新气象,坚守了教书育人的职责,实现了对社会的庄严承诺。”校长邱勇如此评价这次在线教育实践的教学壮举。

  创新,可以创造奇迹,也可以创造动力。为让学生的课程选择真正有益于创新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清华推出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变百分制为相对等级制,引导学生弱化对考试成绩过于功利化的追求,唤醒学生的内生动力。

  26岁的清华工物系博士生曹德志,一直以探索宇宙和遥观全球为自己的奋斗目标。2019年,他和同实验室的同学仓基荣就“卫星载荷”项目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我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学校的高度认可。清华有非常丰富的平台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商业逻辑,收获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一种珍贵的肯定,这种肯定让你更加坚信自己能够做到。”这就是清华,让曹德志感到作为一名清华人是如此幸运。

  使命驱动,改革创新造就不平凡

  在北京市昌平区燕山脚下,坐落着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1960年春天,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年轻人来到这里,为国家的原子能事业挥洒汗水、奉献青春。那一年,建筑工程编号为200的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基地正式动工兴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展现了清华人的勇毅和担当。

  国家之所需,清华之所急,清华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血肉相依。使命感,让清华的每一次选择都踏实地走在报国的道路上。

  “为了建成高温堆,许多同志从青年干到中年,从中年干到退休,他们几乎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研究与开发高温堆的事业。这种大力协同的团队精神是我们实现集成创新的制胜法宝。”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第一批学生、原校长王大中院士如是说。

  2020年7月25日,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座高温气冷堆商用核电站示范工程——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全面进入调试阶段,标志着示范工程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

  “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为国争光,为民造福,建堆报国!”豪迈的誓言背后是清华学子从不可能到可能、从跟跑到领跑的坚定使命和为国奉献的满腔热血。

  正是有着这样的魄力和勇气,2014年10月31日,清华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启动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引领示范,2020年综合改革总结评估专家组指出:“清华大学的综合改革是一场使命驱动的自觉行动。”

  使命驱动使大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使命驱动使大家愿意放弃眼前利益、追求长远发展,愿意突破舒适区、直面新挑战,始终牢记改革的初心和使命;使命驱动使得大家一致决定要通过综合改革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攻坚战,协同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社会服务体制机制改革、资源管理模式改革、行政管理改革……6年扎实奋斗,完成了7大方面45项改革任务。

  “为时6年的全方位、深层次的综合改革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表明:清华无愧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立起了一个标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评估专家组如此评价。

  使命驱动,为国服务,改革不停顿,才能造就不平凡——

  仪器与光学学科群发展类脑计算方向,研制出世界首款多模态异构融合类脑芯片,使中国人工智能芯片研究成果首次登上《自然》杂志,被列入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针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清华主动请缨,成立实体性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建设新时代的“200号”。

  药学院白净卫、李寅青与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刘鹏课题组联合研发的一体化自助式SARS-CoV-2核酸检测卡盒(BINAS)实现居家检测30分钟之内出结果。

  清华构建以智库中心为平台、以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为龙头、带动全校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新型智库体系,探索一条综合性大学建设智库的新路径,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清华智慧。

  《清华简》入藏清华10年,在抢救性保护、整理释读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享誉海内外的研究成果,带动文科科研的创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当代国家重大文化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新百年已走过第一个10年,古老的清华园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芝兰葳蕤。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荦荦大端,明星煌煌。

  (光明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5日 01版)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