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树立中国新型人文城市标杆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树立中国新型人文城市标杆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6-17 04: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树立中国新型人文城市标杆

——《人文城市的中国话语与思想历程》出版感言

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迎来建院10周年。大约一年前,我们决定编辑一本学术纪念文集。文集以时间先后为序,以10年来发表、发布、报送的重要成果为主线,辅以相关部门、专家、媒体及社会的反馈反响,客观呈现城研院十年来的学术历程和社会服务。

  无论做什么事情,初心和来路是最重要的。以人文学术为背景和基础,既是我们团队构成的特点,也是我们开展研究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我们开始了创建中国人文城市学派的探索。

树立中国新型人文城市标杆

《人文城市的中国话语与思想历程》 刘士林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记得在我们最初介入城市研究领域时,在很多场合都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你们既不是海归(当时很多在国内突然做起城市研究的,大都有海外学术背景,而我们是一帮土生土长的文科生),也不是搞经济学、地理学的,怎么会研究起城市来?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我自以为找到了答案。前者对中国城市“了解窄”,后者则是“了解浅”。前者一般比较了解“北上广”,且主要是通过文献和媒体,但对广大中西部地区了解非常有限。后者比较了解中国现代一百年,而对几千年来形成的积淀深厚、结构复杂的中国社会土壤所知不多。同时,我还强调,这是很多西方理论在西方讲得通行得通,很多实证公式和计算模型看起来言辞凿凿,但在中国实践中往往变形、变质、适得其反的根源。

  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回答主要是从“自我辩护”的角度讲,也难免有些意气用事。而如果从“反归诸己”的角度,还有一些涉及思想源流和学术价值取向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完全超越了书生意气了。具体说来,主要是受到了三个人物的启示和影响。

  第一个人物是苏东坡。在林语堂《苏东坡传》中有一段话:“诗人兼人道哲学家苏东坡以他的常识来对抗经济学者王安石的逻辑,他留给我们的教训以及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我们至今还没有学会。”这句话的意思是,“王安石的逻辑”尽管讲起来头头是道,但由于基本上不了解中国的“世道人心”,和现实一接触就会暴露出“志大才疏”“百无一用”,甚至是“以水救水以火救火”。对于现实中的城镇化,只有“王安石的逻辑”的理论必然是残缺的,而以苏东坡为代表的“诗人兼人道哲学家”,不仅不能缺席,还应该是重要的批评者、矫正者和引领者。

  第二个人物是张居正。在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中有一段话:“在张居正入翰林院的时候,多数的进士们,正在讨论怎样做西汉的文章和盛唐的诗句,但是居正的注意力,却集中到实用上面。”作为出身人文学科的团队,我们本来也应该整天“讨论怎样做西汉的文章和盛唐的诗句”,或者说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怎样发文章、申报项目及各种人才奖项上。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机缘,我们的目光和注意力却逐渐“集中到实用上面”。蒋孔阳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对康德和黑格尔曾有一个评价:“他们离不开的是书,而离得开的却是生活、实际和斗争”。这句话可谓是切中肯綮、入木三分、拷问灵魂。而不甘心的我们则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劳作,在“书”与“生活、实际和斗争”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第三个人物是盛宣怀。作为晚清洋务重臣,盛宣怀一生致力于“有用之学”,在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等领域开时代先河,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的创办者。他不仅一手创建了交通大学,也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奠定了交通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在交通大学1909年重拟的校歌中,有一句“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最能说明这一点。每每遥想盛公当年“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的人生选择,都会给我们以极大的鼓励和信心。我们真切意识到并坚定相信:我们是交大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十年来,我们的研究足迹在纵向上涵盖了经济带、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区、国际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城市、乡镇、传统村落等空间层级,在横向上涉及人文城市、都市文化、江南文化、智慧城市、科技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新城新区、设计之都、艺术之城、城市景观、工业遗产、城镇化率预测、城市治理、城市现代化等具体领域。自主研发了《中国城镇化率分析预测系统》《智慧城市评价标准体系》《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国家中心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人文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特色文化小镇评价指标体系》《中国传统村落评估认定指数系统》等,并建设了相应的数据库。与此同时,参与了国家十三五及十四五规划、国家新区审核办法、国家重大区域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国家特色小镇规范治理、国家都市圈规划编制、国家文化产业标准修订等规划编制或前期研究。主持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指标体系、国家大运河规划纲要实施评估、国家文化旅游消费预测、国家新型智慧城市与治理现代化框架、国家级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等研究工作,多次得到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

  站在新的起点上,做一个简单的10年小结,可以说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个转变,同时正在着手开启一个新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经过10年时间,我们基本上完成了从“玄学”到“实学”的转变,从理论研究转向了政策、规划编制和标准研发。第二个转变是指在下一个10年,我们将重点探索从“实学”到“实务”转变,即不再满足于做研究、规划和标准,而是想实实在在地参与城市建设工作。具体说来,是把我们一手创建的人文城市理论和方法,更加密切地贯通于文化引领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文化消费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服务引领城市功能优化品质提升、文化生态建设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发展繁荣引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等六大方面,打造中国新型人文城市标杆,使之成为展示中国人文城市学派的名片。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7日 1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