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用“两弹一星”精神滋养青年学子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用“两弹一星”精神滋养青年学子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8-23 03: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线讲述】

用“两弹一星”精神滋养青年学子

讲述人: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杨 毅

  1964年10月16日,一朵蘑菇云在罗布泊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王淦昌、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兰州大学核学科创建于1955年,与国家的核工业同时起步、一同成长,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奋进之路。60多年来,在坚守奋斗中从未中断过人才培养,为核工业在最困难的时期、在最艰苦的地方输送了一批批人才。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紧紧围绕“两弹一星”精神这一主线,兰州大学正让“两弹一星”精神变成青年学子的精神财富。讲好一门课,受益几代人。《走近核科学技术》7人教学团队,老中青“传帮带”,从校内讲到校外,从线下讲到线上,从业内讲到业外,从国内讲到国外,广受好评。

  组建协同教学团队。在服务国家空间探测重大工程,完成嫦娥工程相关科研任务中,携手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打造研究生课程《宇航概论与航天精神》,以专业课程之体载思政育人之魂,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同向同行。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集体备课、讲课比赛、建设示范课程等,把核学科知识和“两弹一星”精神运用到教学素材的设计,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青年学子。

  用好第二课堂,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全力打造体现核学特色“一馆一剧一科普”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兰州大学原子核展览馆”,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编排原创话剧《徐躬耦》,纪念中国核物理先驱者、原现代物理系创始人徐躬耦先生。举办学术暨核科普月活动,以讲座、“核我一起”核学知识竞赛等传承科普核知识。

  历史不会忘记,甘愿在漫漫戈壁滩奉献青春热血的邓稼先,在荒山野岭隐姓埋名25年的程开甲,不穿带拉链的衣服只为将宝贵时间用于研究的陈芳允,“一辈子就干一件事”的任新民,飞机失事用身体保护装有重要数据公文包的郭永怀……通过讲述共和国核工业历史事件和“两弹一星”元勋故事,带领青年学子走近那些无私奉献、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走近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新的征程中唱响壮美的青春之歌。

  (光明日报记者宋喜群、王冰雅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3日 05版)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