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北京东城:历史文脉这样融入城市发展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北京东城:历史文脉这样融入城市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1-23 05: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董城

  北京东城——首都功能核心区——既是北京作为历史古都的重要承载地,更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窗口。

  长期以来,面对首都中心城区地域狭小的实际,寸土寸金一直是制约东城区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瓶颈。

  通过倡导“崇文争先”理念,东城区努力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一批“最北京”文化标识频频落户东城,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全新范式渐次形成。

  寸土寸金 活化利用 独具京味

  东苑戏楼、史家胡同博物馆、东四胡同博物馆、耕读空间、缘庆书苑、东总布胡同图书馆……

  近年来,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空间陆续在东城涌现。

  抓住空间腾退与城市更新的契机,北京市东城区聚焦区域内闲置的建筑、小区边缘空间、地下室空间,通过“文化之手”变身为一批美观大方、实用便民且京味儿浓厚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

  走进位于史家胡同24号院的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8个展厅集中展示了130个院落的微缩复原。为集中展现北京胡同与四合院特色,观众在这里甚至能听到“震惊闺”“虎撑子”等70多种声音。

  走进北新桥街道市民活动中心,这里以“文化绽放”为主元素营造公共文化服务氛围,极大改善了阅读环境,被授予“阅读北京·十佳优读空间——百姓身边的基层图书室”称号。

  目前,东城区许多类似的公共文化空间被市民热捧为网红打卡地,展现了“首善之区”公共文化设施的魅力和前景,树立了与国际化大都市人文环境和公众需求相适应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样板。

  文化引领 人文温度 情感共鸣

  众多“最北京”文化标识缘何落户东城?

  在东城区干部群众看来,“崇文”就是发挥东城文化优势,通过“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并转化为发展硬实力,为城区建设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与精神支撑;“争先”就是以文化塑形象、增动力、提品质,用文化引领“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的建设。

  从2014年起,东城区围绕“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三个层次,7年间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服务1.0、2.0、3.0的模式版本演进升级,依次解决了资源导入问题、制度建设问题和创新发展问题,从而涌现出一批有特色、高品质的地标性公共文化空间。

  在“北京最欢腾的四合院”美后肆时、最具京味儿的角楼图书馆、公共文化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27号院的打造中,东城区逐渐摸索出突出文化聚合能力建设,强化现代化传播理念运用的思路,打出了一套将公共文化与社区治理和城市更新等融合的“组合拳”。

  推动历史文脉与城市发展融荣共生,东城区坚持以文化综合体为建设目标,以跨界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扩大受众群体范围,联合文化名人、商业文化机构为公共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为百姓提供多样性的文化产品供给。

  交流互鉴 有机嵌入 覆盖均衡

  近年来,东城区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将公共文化空间嵌入到书店、旅游景区、酒店民宿、街头巷尾等公众生活场景中;联合中国美术馆,推动“一馆一城”建设,探索利用重点商圈、特色街区的公共空间设置“公共艺术长廊”;东城图书馆依托区域内书店点多面广的优势,先后将分馆延伸设置到王府井书店、更读书社、化工书店等实体书店,有效弥补了公共阅读设施体系不完善、覆盖能力不强的短板,拓展了公共阅读服务的新阵地,延伸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

  目前,东城区已形成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管理模式和区级、片区级、街道级、社区级四级功能保障模式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建成一个覆盖均衡、便捷高效、高品质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极大满足了市民对公共文化空间的新需求、新期待。

  紧跟文化跨界交流合作的时代潮流,东城区抓住国家推进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契机,明确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定位,加强文化和旅游、戏剧演艺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通过参与“北京文化周”等对外文化活动,东城区不断加深北京国际文化都市的发展纵横面,与英、美、德、法、俄、澳、日等16个国家的22个市(区)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稳步推进国际文化友好城区建设,促进更多非遗、老字号和文化企业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北京故事。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3日 09版)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