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盯着性能极限、参数边界搞科研——记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盯着性能极限、参数边界搞科研——记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1-25 02:5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章 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永飞 李兵峰

  2021年12月下旬,在火箭军“在党旗下成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一位年轻专家深情讲述了他的科研之路——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他参与研制的大国重器精彩亮相。在西北大漠演训场上,他领衔完成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让“大国长剑”虎虎生威。

  他,就是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

  甘做“寂寞登山人”

  杨必武平时为人谦和,可一搞科研就立马“变脸”。杨必武的老领导、研究员侯立平告诉记者,有不少人对杨必武有“意见”,说他太苛刻了,老是盯着性能极限、参数边界搞科研,标准太高让合作单位叫苦连天。侯立平对杨必武很是赞赏,他说:“杨必武的这些‘缺点’,不正是一名科研人应有的境界追求吗?”

  一次,某型导弹装备进行质量评估和性能检测,作为现场负责人,杨必武发现一个部件的外观尺寸误差超过几毫米,当即叫停。“对于这么大的装备车,几毫米仅相当于万分之一,没啥大事。”对方赶紧解释。“差了这万分之一,哪来的万无一失?”杨必武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决。

  这些年,杨必武带领创新团队取得一系列成果——

  开展导弹发射车底盘课题研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经历全天候多地域考验,捧回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为解决导弹战车野外抢修难的问题,历时多年研制出某型设备,成果获国家2项发明专利;为使导弹发射车跑得更快更远,突破多项“瓶颈”技术……

  但这些,大多不为人知,有人称杨必武是“寂寞登山人”。对此,杨必武很喜欢,他笑着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那年,开展某型导弹性能改进研究,杨必武既当指挥员又当主攻手,可到成果报奖时,他却一笔划掉了自己的名字。最终,该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个‘烫手山芋’,我接了”

  那年,完成11年本硕博连读的杨必武,走进火箭军某部大门。在大学期间,他发表论文20多篇,取得4项发明专利,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

  室主任赵敬民十分重视杨必武这个科研“苗子”,便给他压担子,交给他一个课题:野战条件下人工消雾技术研究。

  这是业内公认的大难题,不少人疑虑这个“毛头小伙”能解决吗?对此,杨必武用行动来回答。他跑遍国内几座“雾城”采集数据,走进基层部队了解需求,踏访气象部门求教取经,半年后就拿出一份详尽的课题报告。赵敬民看了直点头:“有思路对策、有数据支撑、有装备构想,虽说按现有手段难以实现,但这股钻研的劲头值得肯定。”

  那年夏天,对一次发射演练复盘时,发现武器装备的故障大多出在地面装备,部队决定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改进地面设备性能,此项任务难度不小,由谁来担纲领衔?杨必武率先表态:“这个‘烫手山芋’,我接了!”第二天,他就带着团队出发了。上高原、钻深山,到阵地、进班排,他们用了大半年时间对演练中暴露的故障点进行全面复盘,终于找到“病灶”。

  为了啃下这些“硬骨头”,刚当上室主任的杨必武,带着几个年轻骨干鏖战4个多月,开展700多次测试,对比分析20余万条数据……他们在无数次试验中将一个个问号拉直,逐渐构建起新的技术指标。

  那年,杨必武所在室荣获集体二等功。

  当好“栽树人”“铺路石”

  作为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杨必武时常盯着名册陷入思考:成员既有60后也有80后,如何让每个人都成为一颗迸发的“子弹”?杨必武深知,科技创新不能靠单打独斗,只有当好“栽树人”“铺路石”,才能让人才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无论担任某部领导,还是带领创新团队,杨必武都会根据团队每名成员各自的特点优长,量身定制“成才路线图”,激发“老科研”当好识才育才用才的导师,同时把年轻骨干淬炼为创新攻关的新锐。

  助理研究员陈文学,在大学期间就拿过全国大奖,但刚进团队时,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杨必武见状,便请室副主任孙建担任他的帮带导师,破格让他担任某科研项目预研主管。陈文学的斗志被点燃,越战越勇,第二年就独立完成某专项立项论证,夺得全军创新大赛一等奖。

  如今,杨必武带领的创新团队被火箭军树为“十大砺剑堡垒”,他们完成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5日 03版)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