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2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四川古建筑调查最新成果,建立起适用于四川地区的木构建筑断代标尺。该院古建中心的“四川元明建筑”专题数据库,系统科学地调查了川内古建筑100余座,采录并上传了83处古建筑VR数据。此次调查,还重新确认或限定了四川地区23处古建筑的修建年代。
VR数据库让古建筑可“扫码”游览
扫描二维码,“滴”的一声,始建于元代的盐亭花林寺全景形象跃然于手机屏幕上。随着箭头指引,前檐立面、前廊、右山面、左山面、后山面以及殿内布局一一呈现在眼前,图像还可360度旋转、放大,足以看清每一根椽子的细节。
“很多古建筑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有了这个VR数据专题数据库,观众不用迈腿,就可以身临其境地全方位观察和欣赏四川古建筑。”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主任余书敏说。
“5·12”汶川地震之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省文物局的指导下,立即展开对全省古建筑的踏查。截至目前,专家团队已调查测绘古建筑百余座,并对其中87处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测绘、全景摄影和无人机航拍。
2016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并开始搭建VR文化遗产数据库。当年,该中心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达成合作,开始对四川地区的早期建筑进行VR全景摄影工作。
余书敏介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迄今已经上传了83处古建筑VR数据,形成了“四川元明建筑”专题数据库。南部观音庵、张飞庙敌万楼、新繁龙藏寺等,均可在线扫码游览。
不断充实的VR数据专题数据库,让不可移动文物在虚拟现实中活起来,既可为一般古建爱好者提供虚拟参观、游览古建筑的网络平台,也可降低大规模参观对历史建筑的潜在危害,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红外摄影找到古建筑“出生证”
“此次田野调查中,我们首次将红外摄影技术用于古建调查,捕捉到很多隐秘信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副主任蔡宇琨说。
2012年8月,古建中心技术人员带着红外相机,来到眉山报恩寺大殿,把镜头对准了表面模糊不清的屋梁。随着对焦圈的旋转,“泰定四年……”一行黑色字迹清晰地呈现在取景框里。
这一发现让专家们欣喜不已,陪同考察的工作人员也感叹道:“在多年的文保工作中,这还是第一次发现报恩寺大殿中还有这些隐秘的题记!”
所谓题记,就是古人用毛笔在建筑构件上书写的文字,通常用以祈福记事,并会标明每位捐资人的姓名和所捐财物。一行行题记,仿佛是古建筑的“出生证”,记述着修建缘起和修缮经过。由于墨迹和污渍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不同,题记在红外相机中便能显露无遗了。
盐亭花林寺新发现的大量题记,帮助明确了这座建筑的主体结构修建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比此前的推断提早了近300年。芦山青龙寺新发现的题记证明,这是一座明代建筑,而非此前认为的元代建筑。专家表示,该实例表明中国建筑史上以往认为的四川元代建筑风格,实际上直到明代仍有使用。
利用古建筑年代学的研究成果和红外相机,古建中心重新确认和修正了包括花林寺大殿、青龙寺大殿在内的一批古建筑的建筑年代,这批建筑遍布全省各地,共计23处。在一系列成果的带动下,全国各地古建研究学者纷纷采用这项技术,发现了许多仅凭肉眼难以辨识的历史信息。
全新方法建立木构建筑断代标尺
“20世纪以来,我们对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一直在进行,到今天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蒋成说。
21世纪初,古建筑的形制年代学和单体建筑断代方法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华北地区修正了不少古建筑的年代判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也积极推进,将这种新的、科学的断代方法应用到四川的古建筑保护和研究中。
“我们决定对四川现有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尤其是年代偏早的木结构建筑,进行一次尽可能全面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适用于四川地区的木构建筑断代标尺。”蒋成说。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四川古建筑调查取得长足进展,首期成果《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第一卷已经出版,第二卷预计将于今年内出版。
余书敏说,在古建中心的数据库中,现已积累了一批年代确凿的标尺建筑,研究人员已经初步掌握了四川地区元代至清代早期的形制变化特点,建立起适用于四川地区的木构建筑断代标尺,对多处古建筑的年代作出了更加精确的或不同于以往认识的新判断。
“四川作为文物资源大省,建立古建筑特别是早期建筑的数据库意义重大。”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说,该院古建中心坚持田野调查,不辞辛苦,勇于尝试新的科技手段,积累了大量的古建筑基础数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四川地区文物建筑的科学研究和有效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6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