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远方飘来书卷香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远方飘来书卷香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7-15 03:3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治平(文化学者,现居宁夏)

  从“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早春,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仲秋,案牍劳作和公务之余,牵头为故园宁夏泾源新建图书馆捐集各类图书文献事把我忙了个不亦乐乎。眼下,虽说这一行动尚在有序推进状态,但各路贤达大咖为此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又使我不得不拿起笔记下其中感人的瞬间。

  一

  “风云岁月浓如染,喷薄塞上一抹新。万顷良田稻伏浪,千里黄河鱼跃春。乌金浴生火凤凰,草畜旺育万户村。接力五十续大任,河朔再漫花儿亲。”“淡云青山似朦胧,小河矮房黄牛棚。泾清渭浊源头来,高峡深潭潜老龙。”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原主席马启智在题为《宁夏五十周年大庆贺》和《泾源》的词赋中,深情讴歌宁夏山川、赞美故乡泾源的抒情华章。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多年前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已近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挥毫泼墨,在深入坊间草莽,感受农桑稼穑同时,还时刻牵挂着故乡泾源的经济民生和人文风化。

  去年8月23日,我在电话里把泾源图书馆馆长秦永利期望各路曾经在泾源生活工作过的名流贤达,为县图书馆捐献图书文献的倡议告知启智主席。他高兴地说,泾源图书馆同志这种甘于寂寞,勇于创新,埋头干事的精神值得提倡。文化建设事业就要这样以滴水穿石的功夫,聚沙成塔的耐心,铢积寸累、润物无声地去沉淀积累。

  26日下午,他就托人从北京送来了特意签名盖章的《大地歌吟》《大地行吟》《大地畅吟》套装诗词集、《击壤而歌》自述集和《若水集》《清泉集》等五六种著作,以及五幅精心装框的摄影作品。

  这些辞赋文稿里,有他对推进宁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深层理性思考,有他“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以“孺子牛”韧性,俯身抓落实、求实效的实践经验,有他宵衣旰食,对一地百姓的拳拳牵挂,还有他秉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志向,寄情祖国大好河山,“得江山之助”“养吾浩然之气”的家国情怀。正如已故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在《大地歌吟》序言中所说,读启智主席诗文,“能真切感受到他坦荡的胸襟和以人民利益为重的人生宗旨。”

  恰似顺人意、知时序的“及时雨”,启智主席相关作品文献和资料的庋藏入库,从特定专业层面讲,可谓填补了泾源图书馆地方历史文献的阙漏,提升了馆藏文献的档次,堪称泾源文化发展历程中,一段值得载入史册的佳话。

  二

  认识胡大雷先生是四十三年前的事了。

  当时,风华正茂的胡先生以“知青”身份在泾河岸边一所小学当老师。我之所以有缘认识胡先生,盖因有一天胡先生在我的邻居白本俊老师家做客,出于乡间风俗礼道,父亲让母亲特意做了手擀长面,我到邻居家邀请了胡先生。记得当时胡先生不仅欣然接受了父亲和我的邀请,饭桌上,还饶有兴致地当场询问了我古汉语里“之”字的几种用法。

  俨然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恍惚之间,便是十年、二十年。第二次、第三次拜晤胡先生时,他已是广西师范大学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和在中国古典文学、桂学柳学等领域卓有建树的领军人物。

  也正是这难得的三面之缘,才使得我有充裕的底气和胆量,9月9日电话里向胡先生提出了捐献书籍的请求。令我万万不曾想到的是,胡先生是那样的“神速度”。12日上午,我就收到了胡先生由桂林寄来的图书文献。

  胡大雷先生捐献的图书达22种,叠摞起来将近一米,主要有:《粤西士人与文化研究》《中古乐府广义》《中古文学集团》《文选诗研究》《中古诗人抒情方式之演进》《<文心雕龙>的批评学》《宫体诗研究》《玄言诗研究》《传统文论的魅力、模式与智慧》等。这些书籍不仅直接见证了胡先生几十年来,在中国古典文学、文论学、柳学、桂学等领域勤勉耕耘取得的卓然成果,而且为季羡林、冯其庸等学界泰斗倡导构建的“大国学”拓展了外延边际,增添了新的学术因子。

  尤为让我感动的是,在专门签名送我的《胡大雷集——南北文化与古典文学新论》一书的封面和扉页上,胡先生这样深情写道:“治平兄惠存:敬赠拙作,感念相识四十余载。泾源的山与水,泾源的人,哺育我成长!永远挂在心中的泾源!大雷敬呈。”“治平先生指正,感谢牵线泾源图书馆,能使拙作被收藏展示,请泾源父老乡亲批评指正!大雷又及。”

  源远流长、奔涌不息的泾河水和厚重的学术著作,蕴含其间的唯有浓厚真醇、难以割舍的赤子情怀。

  三

  有一种人此生注定与你有相知之缘,但纵然百千次擦肩而过,却未必能够相见。

  1978年秋天,我进入泾源一中读书时,有一天听家住县城的同学指着一位身材高大,举止儒雅,不紧不慢走在通往校门小路上的年轻人说,那就是杨恩成老师,唐诗宋词和古文讲得特别好!

  随后的日子里,虽然经常渴望能聆听一回杨先生的课,当一回他的学生,但这一愿望始终遥不可期。后来才知道杨先生考上了西安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并彻底离开了泾源。究竟是哪一所大学,没人知道。

  因捐集图书文献事,在自治区社科联主席杨占武先生帮助下,9月9日晚,与电话那一端的杨先生用陕西话一搭腔,我们便相见恨晚。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通话中,我们说到了他当年自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来到泾源后,年轻气盛,干事心切,翻山越岭走遍泾源每一个僻壤村落的深切感受;说到了执教泾源一中,为当地培养出300余名初高中学生的愉悦幸福;说到了1979年春天,考上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教授研究生的梦想成真;说到了留校陕师大,滋兰树蕙,先后带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明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杜晓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等60多名硕博研究生的学术心路;说到了陕师大那座爬满青藤、古色古香,由梁思成先生设计的老图书馆……

  读了我回忆故乡的长篇散文《龙爪柳纪事》后,9月10日,杨先生饱含深情地回复微信说:“治平,读你的散文,觉得文笔优美,充满了灵气,饱含着浓浓的故乡情愫,令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闭目遥想,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地景致啊,古柳呵护着古泉,古泉滋润着古柳,二者相映成趣,交相辉映。那枝繁叶茂的古柳和汩汩流淌的清泉,常把我带回五十多年前的华兴村。艰难岁月里,我曾吃过用古泉水煮的土豆和瓠子,喝过用古泉水冲泡的清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依然会情不自禁地勾起一段难以释怀的乡愁!”

  谈到为泾源图书馆捐集图书文献事,当过十年陕师大图书馆馆长,深谙图书管理之道的杨先生说,除了自己结集出版的《唐诗说稿》《诗雨楼诗文稿》《诗人的楼观情节》《诗韵华魂》《宋词观止》等五六种著作外,还准备通过其他途径给泾源图书馆多搜集一些有收藏和使用价值的图书,以报答对第二故乡的养育之恩。

  或许与所学专业、志趣爱好和平素关注留意对象有关,不管电话还是微信,只要进入与杨先生沟通交流状态,我便觉得是一种自我境界学养的提升,是一份难得的精神享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故土与乡愁是远行游子永远的精神归宿,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艺术史最精彩动人的章节版块。

  把话题回到此次泾源图书馆的图书文献捐集活动,应该说从馆藏空间到捐集章法,都还存在诸多的不尽如人意。但这些丝毫不妨碍也不影响天南海北远行游子的热切响应,对故乡泾源的深情告白。而马启智主席、胡大雷教授、杨恩成教授,仅是捐集活动中我所熟知的三个标志性人物而已。

  远方飘来书卷香!

  这是令人倍感温馨高贵而兼具人间烟火的清香呵,这缕从岁月深处飘逸而来,令人向往陶醉的“清香”,寄托着各路游子对泾源恒久的祝福念想,滋养着泾源人曾经荒芜的文化沃壤,承载着泾源人的诗与远方!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5日 14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