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以深沉的情感描绘壮丽风景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以深沉的情感描绘壮丽风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8-10 03:0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找回有力量有格调的风景描写】

  作者:颜水生(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当下小说创作难见精彩的风景描写有着复杂原因,主要包括先锋小说的影响、小说家的人生阅历、观看之道和艺术技巧等方面。

  先锋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当代小说真正进入虚构时代,由此引发的小说观念的变革是当下小说难见精彩风景描写的重要原因。风景描写在《创业史》《林海雪原》《山乡巨变》等小说中营造了浓厚的抒情意境,使那一时期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浪漫风格和抒情史诗特征。先锋小说重视虚构性打破了中国当代小说的历史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所谓小说的虚构性或叙事的虚构性,是以历史和现实的退却为代价,虽然先锋小说表面上一直关注历史和现实,但实际上先锋小说把历史和现实叙述为一种奇特经历或偶然奇遇,因此在故事讲述方面大做文章,从而淡忘了自然感悟和风景描写。先锋小说的叙事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当下小说创作,无论是当下的60后、70后小说创作,还是网络小说、科幻小说创作,都重故事而轻自然感悟和风景描写。因此,从先锋小说观念中转变过来,重视小说中的叙事与写景的融合,重拾中国小说的历史主义、浪漫主义和抒情传统,对小说写景显得非常重要。

以深沉的情感描绘壮丽风景

  67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一场重构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如火如荼。作家周立波从北京回到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以家乡为原型创作小说《山乡巨变》,生动书写了这场变革。这是今日清溪村风貌。新华社记者 丁春雨摄

  人生阅历是文学风景描写的基础。一般看来,叙事和抒情是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但写景又何尝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充溢着大量精彩的风景描写,从《楚辞》到《红楼梦》都是如此,这与作家的人生阅历密切相关。屈原和曹雪芹的人生经历丰富,他们游历了很多地方,屈原在流放过程中遍览山川风情,曹雪芹钟情山水风物并多次游历扬州、苏州、杭州等地。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年少优游”“蜀中漂泊”也为他们诗歌中的风景描写奠定了坚实基础。人生阅历不仅为文学作品中的风景描写奠定基础,也孕育了作家对山河大地的情感,并由此升华为对家国的深厚感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虽然风景所蕴含的情感各有不同,但是家国情感是最常见也是最深沉的情感,屈原、李白、杜甫、辛弃疾诗歌中的山川风物无不寄托了他们对家国的热爱,“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千古名句都是如此。在古代中国,家国与天下是统一体,“天下”与“神州”“山河”“江山”是内涵相近的概念,它们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空间想象,这些概念在文学作品中大多呈现为“风景”。实际上,柳青、曲波、周立波等一代作家的人生经历也是波澜壮阔,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代作家有着极为浓厚的家国情怀,因此他们的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精彩的风景描写,比如《创业史》上卷开篇的早春清晨的渭河平原、《林海雪原》中的冰天雪地、《山乡巨变》开篇的资江河岸风景等,丰富了当代小说的美学风格。当下的中青年小说家的人生阅历与老一辈作家相比确实是望尘莫及,这对他们在小说中描写风景有着极大影响。

  观看之道是文学风景描写的重要前提。自然是一切风景的源泉,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决定了艺术作品风景描摹的特征与意义。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著作的《周易》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开创了中国传统的观看之道。《周易・咸卦》提出了“物感”说,其中的“物”包蕴自然万物,“感”既是人与自然万物的交感,又是人对自然万物的感应;由“物感”和“感物”而见天地万物之情和宇宙自然之理,“物感”与“感物”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观看之道。“物感”对中国文学写景产生了深刻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物感”作为文学写景的基础,他强调“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陆机《文赋》也提出“瞻万物而思纷”的观点,这也就是说情感源于物感,物感源于自然。“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诗句都体现了“物感说”的深刻影响。“物感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影响深远,与古代人和自然的接触较多、生活节奏缓慢等原因密切相关。然而,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大多小说家不仅很少接触自然,而且很难有充分时间感悟自然。毫无疑问,小说家长期待在高楼大厦里很难创作出有力量有格调的风景。

  艺术技巧也是文学风景描写的重要条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总结了《诗经》《楚辞》《离骚》中的写景方法,认为文学创作应该“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认为文学写景要“真力弥满”,强调写景只有真实生动、活力饱满,使物象的微妙处能与自然同化,才能自如驾驭万象、妙造自然。虽然刘勰和司空图概括的写景方法源于诗词,但对当代小说创作不无借鉴价值。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6章中的庄稼地风景显得“真力弥满”,这是小说家在庄稼地“窥情”和“钻貌”的杰作。小说写景不仅需要窥探和钻研的精神,也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比如周克芹描写庄稼地时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使风景描写显得贴切而又生动。优秀的小说家必定是一个杂家,他们深谙艺术交融的真谛。除了写作技巧,优秀的小说家也必定具有多方面的艺术功底。当下小说家大多追求写作速度和创作数量,甚至有的小说家坚持每年创作一个长篇,不仅没有工夫去锤炼语句,而且也没有精力去汲取各门艺术创作的营养。虽然当下小说家并不缺乏写作技巧,但是他们缺乏窥探、钻研、汲取各门艺术创作技巧的精神,这也影响了小说家的风景描写。

  在小说中描写风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小说家在思想上认识到风景描写的重要性并在创作中努力实践,那么小说中出现有力量有格调的风景描写也将不再稀罕。所谓有力量有格调的风景描写,指的是风景应该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力量。情感源于生活,风景源于自然,因此小说家应该把情感与风景、生活与自然完美统一起来。“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是当代中国风景的重要内容,小说家应该努力扩展生活阅历,深化对江山和人民的情感;也应该深入自然,真切感悟江山的壮丽;还应该提升艺术功夫,将各门艺术创作技巧熔于一炉。以深沉的情感描绘壮丽风景,是当代小说家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不断努力的方向。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0日 14版)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