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复州双管乐:一曲悠扬二百年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复州双管乐:一曲悠扬二百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8-25 05:0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吴琳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春燕

  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复州城镇东河村的一间老屋里,双管乐的声音响了半个世纪。老屋的主人乔忠新,耄耋之年仍不舍双管,他做得好吹得更好,2017年12月他被文化部推荐为复州双管乐传承人。

  “双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其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得更远,起于何朝何代,史书和典籍尚无完整记载。”乔忠新说,“但是复州双管的由来是有说法的,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东传过来,至今约有200多年了。”

  复州双管的故事要从明朝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说起。当时后金军队占领复州卫,当地居民死伤逃亡所剩无几。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垦荒奖励条例,由山东的登州府和莱州府招民到辽东垦耕。随着大批山东移民进入辽东,双管及其演奏艺术也来到复州城。

  据老艺人牛正江讲,双管传入复州之前,民间的婚丧嫁娶都请鼓乐班演奏。据牛正江介绍,复州鼓乐班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鼓乐演奏是民之所需,但在清朝年间愿意做吹鼓手的人却并不多,只有穷苦之人为养家糊口才勉强操此为业。这是因为清朝有规定,吹鼓乐的弟子为下九流,不管有多大学识能力都不准考取功名。

  双管传入复州后,因其音色粗犷、高亢、深沉,首先被道观和庙宇的道士、和尚接纳,成为道教和佛教诵经、法事活动的主要伴奏乐器。随后,复州当地鼓乐班的民间艺人向道士、和尚学习吹奏双管技术,并把它同唢呐、笙、牛角、二胡、四弦等乐器合在一起演奏,成为民间婚丧嫁娶和各种喜庆活动演出中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

  到了民国年间,民间艺人不受歧视了,收入也比农民高,所以学唢呐和双管的人越来越多。“尤其1941年前后,几个村之中就有一个鼓乐班。那些由父子兄弟和亲邻组成的鼓乐班,老百姓习惯上称之为张家班、李家班、赵家班等。当时,规模较大的班有七八个。”乔忠新告诉记者,这个时期是民间鼓乐班最活跃的时期,瓦房店地区会吹奏双管的艺人不下百人,其中最著名也是技艺最全面的就是他的师父刁登科。刁登科曾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幕第一场《苦难的岁月》主奏乐曲中演奏著名的双管独奏曲《长江水》。

  “我师父8岁跟走江湖卖艺的父亲刁金春学吹唢呐,12岁跟土城乡的周五子学吹双管,18岁时双管、唢呐、拉弦等吹打弹拉行当样样精通。1947年参军后又学习了西洋管乐弦乐的演奏方法。”乔忠新说,刁登科对复州双管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双管演奏和声,一个孔能同时吹出3~4个音,使双管吹奏达到和弦效果,同时还把西洋管乐中的一些演奏方法融入双管,使双管有了与众不同的独特表现力。“在师父的无私传授下,瓦房店地区的民间艺人基本上都掌握了和声的吹奏方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铸一方文化。乔忠新和师父刁登科很像,在朴实民风的熏陶下,从小就表现出超于常人的音乐天赋。9岁跟外祖父学拉四弦胡、12岁学吹笛子、13岁师从于成露学双管。中学毕业后,他来到复州农机厂工作,虽然每天都和铁疙瘩打交道,但嘴上的功夫一点儿也没落下,二胡、唢呐、双管样样精通,是厂里活跃的文艺骨干。1972年,从部队复员的刁登科回到复州老家,恰巧也分配在农机厂,两人结下了一辈子的师生情。

  “细数复州双管的这200多年,由传入、发展、高潮到逐渐没落,仿佛它的声音由细腻到粗犷,再到高亢,转而委婉、缠绵,最后到低沉。”乔忠新说,这是一首发人深思的双管乐,更是一首萦绕心间不觉落泪的双管乐。

  有很长一段时间,乔忠新这一辈儿的复州双管艺人,加他在内仅剩三人。古老的民间艺术失去了市场,民间艺人依靠吹双管难以维持生计,不得不改行干别的工作。为了能让更多年轻人学习双管,乔忠新收徒弟从不收学费。可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复州双管乐的传统曲目都跟婚丧嫁娶有关,年轻人不感兴趣。于是,他奔走坊间,在搜集古曲的同时改编、自创新曲,编辑了包含30多首曲目的复州双管乐教材。他还每年开办近百场公益活动,到各地演出宣传。矢志不渝的坚守让复州双管乐的后继有人,如今瓦房店双管艺人发展到1000多人,并登上了国家级的艺术舞台。

  2017年6月16日至18日,由张艺谋执导的全新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三天,复州鼓乐班荣登大雅之堂,传统艺术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近几年,复州鼓乐班与著名民乐演奏家吴彤等艺术家合作,不断创新传统艺术、尝试现代风格,复州双管频繁在国内外大舞台上亮相。而乔忠新依然在老屋里做双管。他上不了舞台了,但看到徒弟们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就更加紧了手上的活儿。“这乐件买的吹不敞亮,非得自己做不可。”徒弟们回家都要来老屋看他,口传心授的民间技艺纵然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也难将其理论化,而对于传承这一文化的民间艺人来说,师父传授给他们的不仅是技艺还有记忆,每当复州双管乐想起,心中满满的都是美好与回忆。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25日 09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