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投身实践,述学立论为人民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投身实践,述学立论为人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9-14 03: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视角】 

  作者:王晓兵(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年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同时也是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深入钻研的重要课题。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学者们始终心系党和国家需求,把自身的学术追求与时代发展深度融合,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运用到实际中。

  我国知识分子素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担当。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当代学者是时代风云的“观察者”,更是基层实践的“参与者”。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过程中,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街串户、实地考察,了解农村生产生活需求,挖掘我国乡村独特的发展潜力。奉献国家、服务人民,是他们的治学初衷;严谨务实、精益求精,是他们的奋斗底色。

  田野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结合自身领悟及上述故事给予的启发,我认为,有两个重点亟待把握。

  首先,“俯下身、沉下心”地投入调查,切勿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察实情、求真知,了解宏观政策与基础实践如何对接,才能更有底气地站在讲台上,更有信心地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其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人民置于首位开展田野调查。只有真正把握民之所需、民之所望,才能找准实践的切入点,把握政策的落脚点。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学者已经行动起来。他们是中国学者深入基层、参与实践的典型代表与集中缩影,以个体和团队的力量,在乡土中国聚起一团团炽烈火焰,照亮星辰大海,照亮开阔前程。

  作为一位研究农业政策的学者,我也一直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我所在的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一直倡导、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深入一线,开展跟踪调研,以一手资料为基础,为“三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支撑。

  多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中国乡村从摆脱贫困到走向振兴的巨大变迁,也更加鞭策自己笃定心中信念:立足国情、脚踏实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把学问真正写进群众心坎里,把文章深深印刻于大地之上。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王胜昔、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4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