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一把手谈科技文化】
作者:韩立明(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2020年8月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长三角区域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之都。2021年,南京列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第4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8位,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5.42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位;十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92%提升至3.54%,高新技术企业从733家发展到780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4.2倍、达752.38亿元。在创新引擎的强力驱动下,南京地区生产总值连跨9个千亿台阶,从7306.54亿元增加到16355.3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十强,人均GDP从13575美元增至27051美元、达中等发达国家标准。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相贯通,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进一步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南京将认真贯彻落实报告部署,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向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级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的目标阔步迈进,勇当国家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南京新篇章。
加快锻造战略科技硬核力量,努力在创新高原上隆起创新高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近年来,南京围绕国家所需、自身所长,大力布局和发展能够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战略科技力量,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基地,6G光子太赫兹传输速率创世界最高纪录,成功构建全球首个大规模确定性网络设施,“悟空号”“羲和号”等“大国重器”都有南京创新的贡献。面向未来,南京将紧紧围绕“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进而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目标,加快建设面向国际前沿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着力打造信息高铁、开源软件、第三代半导体等一批体现国际一流水平、担当国家使命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融入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的整体布局,有序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在全球创新版图中彰显南京地位。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着力在“四个对接”上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2014年年底在江苏考察时就强调,“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南京坚守制造强市定位,发展形成1个5000亿和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产业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1%。新征程上,南京将继续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方位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通道,全力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万亿级产业地标、智能电网5000亿级产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向千亿规模迈进,在晶圆制造、EDA设计、基因细胞等领域为我国产业自主可控作出贡献。积极布局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等产业新赛道,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数字经济成为转型发展的最大增量。
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奋力在人才强国雁阵格局中当好“头雁”。习近平总书记对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寄予厚望,明确要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南京人才总量和密度居全国前列,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3.52万人、居全国第二,十年来,人才总量从170万人增加到356万人,两院院士从77人增加到96人、居全国第三。坐拥人才“富矿”,南京更有底气、也更有必要加快人才高地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努力让人才引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志。我们将大力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以环紫金山科创带为依托,着力汇聚培育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一流研究团队,一体推动战略科技平台打造、高端人才引进和改革驱动,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
一体推进科技体制和人才体制改革,全力构建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南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指示要求,先后推出非共识性人才“举荐制”、科技成果确权等改革举措,系统完善“巷港湾园”创新布局,南京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评价中从2012年第21位上升至2021年第12位,创新型城市建设“南京经验”获全国推广。当前,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我们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人才为核心,以更大的气魄突破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破除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体制机制障碍,率先走出一条符合科研规律的制度新路子,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科技创新优势,为每一位勇攀高峰的科学家、创新创造的企业家、走在前沿的投资人、追梦逐梦的创业者,提供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一流环境。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2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