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评析】乐以载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评析】乐以载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11-03 03: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评析】

  作者:牟笑飞(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

  与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齐名的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总决赛日前举行。经过长达6小时的协奏曲比赛,中国青年小提琴家翁卿翥获得第三名,创造了中国选手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用音乐讲出了独特的中国故事。可以说,无论是主办国还是参赛选手,都将这种国际顶尖音乐赛事作为展示其国家与民族文化形象的最佳窗口。音乐是语言尽头的语言,今天我们尤其应该关注其超越语言文化进行信息沟通、价值传递的功能。

  提到音乐赛事,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荧屏上的各类音乐竞演节目。事实上,它们只是电视综艺的传媒形态。真正的音乐赛事滥觞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由四项赛事组成的泛希腊大赛,其中一项赛事就是包含乐器比赛以及不同声乐组合形式比赛的德尔菲音乐大赛。泛希腊大赛举办期间,所有希腊城邦间的战争都宣告暂停,人们聚集于德尔菲城观看比赛。音乐赛事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就具有了以乐止战、消弭隔阂的力量。当今世界,音乐赛事除了发掘培养音乐人才的功能外,更有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效传播国家文化形象的重大意义。如何以音乐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做出思考。

  首先,塑造具有中国特质的音乐赛事符号品牌,建立具有更高识别度与差异化的视觉与听觉识别系统。以举办地为音乐赛事命名,并与当地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融合,形成独特文化品牌。比如,北京具有国家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而故宫、长城等文化要素天然具有品牌的文化内涵与视觉识别功能。在建立音乐赛事视觉识别系统的同时,我们还应探索其听觉识别系统的建立,如委约中国作曲家专门创作比赛规定曲目甚至形成中国曲目库,使所有参赛选手成为中国音乐作品传播的国际使者。

  其次,赛制设置对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音乐赛事与城市公众的价值共创。仍以北京为例,音乐赛事的举办地可在空间及硬件设施上联动目前通州演艺硬件设施,在空间上联通长安街延长线、城市副中心、雁栖湖国际会都,从地理区位上形成北京城市艺术节庆空间集群,并覆盖周边社区,以音乐赛事的衍生文化活动供给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此外,高规格音乐赛事的赛制约持续三周,可围绕其衍生众多配套文旅活动,形成面向世界音乐爱好者群体的聚集力。这既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落实,也将是对“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有效践行。

  再次,建立拥有自主权的在线演播渠道。如近年来,“爱满地”在线直播平台为中国观众提供了线上观看最高规格世界各国音乐现场演出的机会,同时也将众多中国高水准演出与音乐赛事向世界直播。仅以过去一年为例,该平台向世界直播现场演出超200场,在平台及其传播矩阵协力下获得千万级人次观看量,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音乐形象的自有传播渠道。因此,应进一步建设、提升此类数字演播平台,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符号向世界展示的有效渠道。

  最后,还应打造具备卓越国际传播能力的中国音乐赛事品牌。可借鉴相关国际音乐赛事成功运行经验,以艺术领域内专业性社会团体作为国际音乐赛事的主办机构,从而便于与国际同行开展业务交流。

  今天我们思考塑造国际音乐赛事的中国符号这一现实议题,正是希冀以高规格国际音乐赛事来发挥带动作用,推动文旅产业的有效发展,并以其美育功能惠及大众,实现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最终,以具有中国文化符号意义的音乐赛事品牌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3日 02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