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观察者】
作者:宁德鹏(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育部2021—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古建筑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是中华文化历经发展的见证。斗转星移,岁月涤荡,古建筑在时间流转中或已残缺不全,或已是断壁残垣,迫切需要修复师用技艺重现“记忆”,使古建筑“回春”“驻颜”。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青年古建筑修复从业者,他们用建筑说话,让历史发声,使古建筑得以完整修复的同时提高古建筑展示传播水平,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作出新贡献。要使古建筑重焕神奇,古建筑修复从业者既要怀揣着赤诚之心,又要坐得了“冷板凳”,把看似平淡的修复工作做得有生机、有活力。一个雕件,反复对比,经由精细雕琢方可成功;一片墙瓦,一根立柱,历经多道工序方可使用;从斗拱比例、彩画等级到屋顶形态,每个细节都是匠心的体现。
在他们的青春故事里,悠久历史与新的时代得以相遇,他们深入钻研,积累知识,在修复过程中总结新经验,获取新信息,拓宽新思路、新视角,通过VR等新技术,运用短视频新媒介提高古建筑展示传播水平,提升着全社会的古建筑保护意识。
古建筑是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每一个古建筑都承载了历史的脉络,文化的发展。秦汉、唐宋、明清,各个朝代古建筑所表达的审美情趣、文化精神都是不同的;北方的红墙绿瓦庄重浑厚,江南的白墙青瓦清新淡雅,地域不同,古建筑所体现的风格、特色也不同。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正因为青年古建筑修复从业人员从繁复工序中使古建筑得以复原与重现,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建筑标本,从中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领悟“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正因为他们的勤奋工作和创新探索,让人们有更多机会通过古建筑这一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与信心,从而有利于我们在现实实践中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古建筑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繁杂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专业化人才投身其中。目前来看,古建筑修复行业存在着专业化人才缺乏、职业教育精准化程度不高等困难,存在着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晋升空间受限、专业教育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等现象。这告诉我们,在培养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应更加注重从业者的现实诉求,让他们没有顾虑地坚守“初心”“匠心”。近年来,国家各个部门针对此类情况进行了诸多努力,国家文物局与人社部共同颁布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文物修复师的职业等级、职业技能、技术要求进行部署,规范了文物修复师的职业管理,使文物修复师的技能评价更加科学化。
未来,我们还要做更多努力,让建筑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古建筑修复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功能得以更大程度发挥。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能投身古建筑修复行业,在这里挥洒青春、贡献智慧,收获人生的价值。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06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