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成昆:续写西南铁路传奇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成昆:续写西南铁路传奇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12-27 03: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2月26日8时05分,一列有着“绿巨人”之称的复兴号动车组从成都南站缓缓驶出,向南飞驰而去。至此,新成昆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最后未开通运营的峨眉至冕宁段正式通车,新成昆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运营。

  新成昆铁路的设计和修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老成昆铁路的成就和经验,更展现出我国勘察设计手段、铁路建造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巨大飞跃。相比老成昆铁路的近20小时,新成昆铁路使成都经攀西地区到昆明的通行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二,让大凉山等沿线各地更快更便捷地连接全国、连接世界,为西部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增添了一个有力的“加速器”。

  “减灾选线”提升运营安全性

  在飞驰的列车上,很多路段都可透过车窗看到并行的老成昆铁路。1958年开工建设、1970年建成通车的老成昆铁路,历经50多年的发展已达运能极限,急需进行扩能改造,新成昆铁路应运而生。

  “受新中国成立初期装备水平、建造技术的限制,老成昆铁路的选线基本为沿河谷布线。”中铁二院新成昆双线主管副总工程师王毅说,老成昆铁路线路纵向贯穿了被高山峡谷、大江大河阻隔的四川西南部和滇北地区,地形复杂,谷深坡陡。铁路13次跨越牛日河,8次跨越安宁河,49次跨越龙川江,因地制宜,有效降低了工程的复杂性。

  展开地图,螺旋形、眼镜形、“8”字形、“S”形、灯泡形、麻花形等展线在老成昆铁路上多处可见。半个多世纪前,我国铁路设计工作者用智慧的工程曲线,克服了巨大的地形高差,绕避了重大不良地质地段,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确保了成昆铁路的顺利开工建设。

  王毅告诉记者,这样的“地形地质选线”,使得工程相对简单易行,但也容易遭受地质灾害的侵袭。

  “装备水平和建造技术的提升,为长大隧道、高墩大跨桥梁的设计提供了施工保障,也为选线设计、工程设计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王毅说,新老成昆铁路走向大体一致,但新成昆铁路贯彻“减灾选线”的理念,大量采用长大隧道和高墩大跨桥梁,不仅大大缩短了线路长度,也有效规避了重大不良地质灾害区域。新成昆铁路桥隧比重超过75%,部分路段达90%,行车时间大幅缩短,安全性也得到大幅提升。

  创新施工再破“铁路禁区”

  列车驶出成都平原后,便开始穿越连绵的大山。列车专门做了静音处理和气压保持设计,乘客在长时间的隧道旅行中也不会感觉不适。

  老成昆铁路所经区域地质情况复杂,全线有500多公里位于7度至9度高烈度地震区,其中通过8度和9度高烈度地震区的线路有200公里;不良地质现象种类繁多,其中较大的滑坡有183处、危岩落石近500处、泥石流沟249条、崩塌100多处、岩堆200余处。

  “‘地质博物馆’名不虚传。”王毅说,这片区域曾被外国专家认为是修建铁路的“禁区”。当老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后,引起巨大轰动,联合国将之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苏联的人造卫星列在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而今,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新成昆铁路再穿“铁路禁区”,依然要克服这些难题,以及不断出现的新难题。

  最大的难题在隧道中。为此,来自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各方面的专家联合创建了“铁路隧道建造技术创新工作室”,全力开展新成昆铁路隧道建造技术攻关。

  在小相岭隧道施工中遇到岩溶暗河,累计涌水量超过2亿立方米,相当于15个西湖的水量。施工方快速打通,实现排水、泄水,极大提高了施工速度。

  在吉新隧道施工中遇到罕见的砂质白云岩涌突,打隧道如同穿越流沙。施工方选配铣爆结合、微台阶等工法减少开挖扰动,创造了2021年一年内掘进突破8公里的惊人纪录,超过了之前3年开挖量的总和。

  “新成昆铁路让我们看到,在坚守、奉献、付出后,必将迎来丰收的喜悦,我们很欣慰很自豪。”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成昆铁路峨米项目经理李旦合说。

  跑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

  新成昆铁路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北连成都铁路枢纽,南接昆明铁路枢纽,是我国西南地区出境至东盟国家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全线贯通,进一步完善了西南地区路网结构,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将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带动沿线资源开发,对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成昆铁路全线通车后,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的旅行时间大幅压缩,最快分别3小时、5小时、7.5小时可达。

  列车驶入四川凉山州喜德县,经过漫水湾镇时,列车员瓦扎阿基莫透过窗户,看见妈妈正在田间朝她挥手。接通的电话里,母女几乎同时激动地说:“我看到你了!”

  上学时,瓦扎阿基莫常乘坐老成昆铁路上的“慢火车”往返于家乡和学校之间。“慢火车”票价便宜,停站很多,乡亲们也常乘坐“慢火车”把畜禽、蔬菜、水果、药材等农特产品卖出去,大家亲切地称之为“赶集车”“求学车”“致富车”。

  毕业后,瓦扎阿基莫如愿成为列车上的一名乘务员。乡亲们也常常用她的故事鼓励孩子:“努力读书,就能像瓦扎阿基莫一样,过上美好新生活。”

  而今,“复兴号”与“慢火车”在大凉山深处交相辉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快一慢”互为补充,共同承担起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责任与使命,跑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

  (光明日报综合成都、昆明12月26日电 记者张勇、周洪双、李晓东、徐鑫雨 见习记者阮紫嫣)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7日 03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