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重庆:小区里建起了“博物馆”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重庆:小区里建起了“博物馆”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5-06 03: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重庆市永川区胜利街道石油汇碧苑小区,现在有了一个建在小区内的博物馆——永川石油人博物馆。

  石油汇碧苑小区位于永川老城区,始建于1987年,曾是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的职工家属小区。小区里有13栋六七层高的老式楼房,居住着564户人家。别看小区不算大,小区内的这个博物馆却不小。整整两层的展厅分成“咱们都是石油人”“艰巨创业 光辉历程(石油人的历史)”“昌州赤子 油气脊梁(石油人的故事)”“石油精神 光耀征程(石油人的荣誉)”和“不忘初心 点燃未来”五个部分,展陈面积接近400平方米。

  日前,永川石油人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从那以后,78岁的小区居民王仕新比原来更忙了。“博物馆还在建的时候,就陆陆续续有原来的老同事从外地赶过来看,这几天来的人更多了。”王仕新说,他和居住在小区里的老同事们,已经接待了来自重庆其他区县和四川宜宾、泸州等地的两三百名参观者。

  更让王仕新他们高兴的是,小区对面的小学组织来博物馆研学,好几位同学都在展厅看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当年工作时留下的照片。“在家里、在小区里又有了共同的话题,心情更好了,参加小区和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仿佛当年那一股子干劲又回来了。”王仕新说。

  王仕新退休前所在的32111钻井队,曾经是闻名全国的英雄钻井队。1956年,永川黄瓜山区域发现油气田,这个钻井队随即参与了“川南第一井”建设。虽然后来因为当地油气资源枯竭,原来的同事陆续分散到了其他地方,但是大家对当年在川南油气田的共同奋斗经历念念不忘,每次聊起来都觉得特别自豪。

  “与城市新区相比,老城区老小区在设施配套和整体环境等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差距,但那里保留着最深刻的历史印记和最丰富的文化底蕴。”胜利路街道党委书记王成虎说,近年来,街道坚持通过“改小区、靓街区、治痛点、造节点、塑文化、留记忆”,“改建管治”一体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实施文化提振、小区提档、消费提升,增强烟火气、书香味、岁月感,利用文化赋能助力城市更新。

  胜利路街道的很多居民小区,是当年的“三线”企业留下的职工宿舍区。2018年,胜利路街道在原1424研究所旧址建成中国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陈列馆以我国集成电路创业发展史为主线,真实生动地讲述了中国集成电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业发展,再现了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板在永川诞生的过程。今年以来,街道又同时启动了永川石油人社区博物馆、红江记忆博物馆、石油物探科普陈列馆等社区博物馆的建设。“按计划,我们在3年内建成10个社区博物馆,让胜利路街道的博物馆群成为收藏、展示、传播永川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王成虎说。

  记者在施工现场陈列的博物馆设计图展板前,偶遇70多岁的杨华轩和他当年的老班长张义民。张义民是这家“三线”企业的第一批建设者,为博物馆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2009年从企业退休的杨华轩,也向博物馆捐赠了在企业30多年间留下的宝贵资料和物品。“我们每天都要过来看一看,这是我们共同的经历,也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记住走过的路,才能走好未来的路。”杨华轩说。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6日 04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