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5-18 04: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研究报告】

  作者:宋振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高教学会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 车凤(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讲师)

  编者按

  近日,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强调,“‘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坚持学习知识与提高全面素质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塑造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的宝贵滋养。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深入推进的当下,如何有效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提升心理教育的多样性与创新性?这一课题,亟待关注与探讨。我们邀请专家深入阐释,提出建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切。全国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心理咨询中心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呈上升态势,厌学、焦虑、抑郁等情况并不鲜见。《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1.48%的大学生存在抑郁风险,45.28%的大学生存在焦虑风险,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仍然面临艰巨挑战。

  虽然,经过各方面不懈努力,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要看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心理教育,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提升品德修为的成效还不够显著,进一步完善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浙江省湖州市某学校开展文化特色减压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态。谭云俸摄/光明图片

  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成效凸显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清晰、落实到位。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高校心理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原则和任务等,2021年,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其中提到了加强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等落实措施。目前,各地高校普遍开设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公共必修课,绝大部分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有些高校创造条件,开通了24小时阳光心理援助热线,搭建全天候咨询平台,扩建相关场地,经费保障等措施也在逐步落实。

  心理育人路径不断丰富。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编写心理健康教材,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录制心理健康慕课,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国高校普遍构建起“宿舍—班级—院系—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校外精神专科机构”五级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在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方面,高校普遍开展新生入学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设置心理委员,定期培训校内教辅人员。

  心理育人内容及形式进一步拓展。一些高校心理工作者率先行动,通过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对心理育人的内容及形式进行了全新探索。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依托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举办了“以国学心,寻经典理”系列读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论语》的“君子之道”中提炼出“智慧、仁爱、勇敢”三大心理健康理念,转化为特色教学资源;为本科生开设“儒道经典与人生智慧”通识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好评。再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开设了“儒家思想与心理健康”课程,旨在推动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还有一些高校利用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举办专题讲座,滋养学生心灵,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大学生在湖南省衡阳县农村参加绘画助农活动,陶冶个人情操。新华社发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三重不足

  重“硬件”轻“软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人、财、物等“硬件”配备相对完备,有些学校还配备了智能减压系统、音乐放松系统、箱庭产品等“高阶工具”。然而,心理教师的专业训练与文化素养普遍不够充分,富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等“软件”仍比较欠缺。虽然市面上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书籍等数量不少,但内容几乎千篇一律,仍然沿用西方心理学理念。

  重“术”轻“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常着眼于挫折教育、人际关系、学习发展、情绪管理等现实表象,采用现象观察与分析、心理咨询、心理自助等“术”的层面的方法。正因如此,目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使用的心理干预和药物干预等手段效果并不稳定,根本原因在于重术轻道。实际上,深层观察,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精神不振、找不到人生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等状况,其根源在于内心价值的缺失,需要以深植中国大地的厚重文化、生命智慧加以对治。

  重“西”轻“中”。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我国心理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进行了一系列中国化、本土化的努力,产生了显著效果。然而,目前中国心理学的框架体系仍然深受西方模式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多围绕西方心理学的概念、路径和方法论展开,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测评,使用的多是国外早期编制的量表,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等。要看到,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和人格完善本质上是文化塑造的结果,必然要扎根于所在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土壤、文化生态,缺乏传统文化引导的心理教育,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山东科技大学开展“阳光心态 真情与共”心理健康月活动。韩洪烁摄/光明图片

  以传统文化温润心田,创新心理教育方式

  针对我国高校心理育人现状,当前,亟待更好地从国情出发,不忘历史、着眼现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实践中,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责任担当的未来之材。为此,需从多方面努力,推动跨学科合作,不断扩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首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中,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和鼓舞全社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获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2023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将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作为工作要点。建议将中华文化“学以成人”修养目标纳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高校以此为契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尤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之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校园风尚。

  其次,鼓励高校建立学科交叉研究交流平台,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培训。一是设置相关专业。从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来看,单一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很难具备传统文化心理教育所需的能力和条件。若要从源头解决这一问题,需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设置中有所创新,设立新的交叉学科,如中国文化心理学专业。同时,建议在当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加强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教育史方面的内容设置,将传统文化中“内省慎独”“立志责善”“致良知”“学以成人”等古代教育观、修养观有机融入心理教育、思政教育的学科内容中。二是搭建高校间的交流平台。通过搭建高校心理课、思政课和传统文化通识课(如哲学经典、诗词鉴赏、汉字文化、书法、太极拳)等的交流平台,设立相关课题,鼓励共同教研,加深相关教师对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理解。三是加强对在岗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训。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多是心理学或教育、思政专业教师,虽然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心理、教育理论知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性哲学理念和方法并不熟悉。因此,应加强传统文化素养培训,帮助他们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哲学中心性修养理论认知和实践路径,提升高校心理育人整体水平和实际效果。儒家文化讲“修己安人”,一个拥有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既能通过自我提升,让人格心性日趋完善,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辽宁省大连市各个学校开展团体训练、沙盘游戏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华社发

  最后,推动社会资源整合,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并非只是专职心理教师的责任,也有赖于学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各科教师的通力合作,更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育人的作用,需要心理学、中国哲学、教育学等方面专家、团体共同努力。引导有社会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学者走进大学校园,传播研究成果,助力心理育人工作;鼓励高校与博物馆、展览馆等拥有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场馆建立合作关系,发挥传统教育中环境、仪式对个体精神秩序的建构作用,作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有益补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成才、心灵安顿和人生幸福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能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融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并适当借鉴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有益经验,一定会开创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育人新局面。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8日 07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