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国作协举办座谈会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中国作协举办座谈会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6-14 02: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北京6月13日电(记者刘江伟)中国作协日前在京举办林斤澜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与会作家学者共同回顾和总结林斤澜的文学生涯和为人风范,畅叙他的创作经验对新时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借鉴和启示。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林斤澜的短篇小说创作开辟新路、独树一帜,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他的《台湾姑娘》一经发表,便以独特的题材、别具风格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矮凳桥风情”系列代表作的问世,让他获得“短篇小说圣手”的赞誉。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表示,林斤澜的小说里有现实、有乡土、有人物、有方言,有对于中华文化深情、扎实、精妙的体味和书写,他独树一帜、极具探索精神的写作创造了一种短篇小说的美学风格、启示了在现实与创新之间不断辟出新风景的短篇小说精神,也昭示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力量和光芒。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认为,林斤澜对短篇小说创作有很多精辟的见解,比如小说创作要“无事生非”“空穴来风”,强调小说的虚构性和想象力;要“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写别人不了解的内容,如果别人经常说,他就不说了;要“以小见大”“小说说小”,从小处着眼,强调小说的细节。他的短篇小说实践了他对小说艺术的理解,从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笔耕不辍、久久为功,这是林斤澜始终不渝的创作信条。81岁高龄时,他还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去不回门》,仍努力向民间传统与古典语言中寻找突破。2007年,他被北京作协授予“北京作家终身成就奖”。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4日 09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