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樊锦诗星”获命名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樊锦诗星”获命名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7-11 02: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敦煌7月10日电(记者王冰雅、宋喜群)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周年。7月10日,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敦煌研究院召开。会议宣布,一颗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樊锦诗星”。该小行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

  “樊锦诗星”绕日运行椭圆轨道的偏心率为0.214,轨道倾角为20.114度,轨道半长径为3.177天文单位。“这就是说,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64亿公里,绕太阳一周需5.66年。‘樊锦诗星’在其轨道上高速奔腾前进,平均速度为每日141万公里,相当于以每秒16.3公里的速度绕日运行。从地面上看去,‘樊锦诗星’在星空中显示缓慢的移动。”“樊锦诗星”发现者,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探测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赵海斌介绍。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这个编号可解读为:1938年出生的江南女子,1辈子用心守护敦煌石窟,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担任敦煌研究院第3任院长,横跨自然与人文科学两大领域,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3个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会上,樊锦诗再次捐资1000万元,在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专门成立“樊锦诗基金”,用于推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和培养急需紧缺人才。资金来自樊锦诗所获吕志和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奖金以及多年积蓄。今年5月,她已向北京大学捐资1000万元用于推动敦煌学研究。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六十年。敦煌研究院结集出版《樊锦诗文集》,介绍樊锦诗在考古学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等方面的重要学术成果。据介绍,文集包括敦煌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管理、敦煌石窟考古研究和纪念文、序文等内容。文集的出版将对中国石窟考古和文物保护、开放、管理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11日 08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