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旅融合更显三秦魅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旅融合更显三秦魅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9-13 03: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李洁 王梦敏 张文骁 光明网记者 刘昊

  “落吊桥,开城门,迎贵宾——”入夜,西安城墙永宁门下,大型实景演出《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拉开了序幕。以城为景、以墙为台、光影叙事、舞姿传情……这场将厚重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舞台相结合的唐韵盛典,让游客一步入唐。

  陕西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围绕资源禀赋,关中、陕北、陕南分别规划建设综合文化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区、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旅游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体现本地特色,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漫步在西安古城墙上,瓮城内正在上演的《逐梦丝路》再现了脚下每一块石阶的搭建过程,钟楼、鼓楼、大雁塔、关中书院等古代标志性建筑尽收眼底。西安市为加大城墙本体和周边区域的保护力度,成立了城墙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城墙保护基金,理顺保护、管理和运营机制。“数字化助力西安城墙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案例,还入选了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一路向南穿过秦岭,就来到被称为“汉家发祥地”的汉中。这里是两汉三国文化的发祥地,自秦设汉中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这一旁碧玉生寒仙人掌,那一旁娇容带醉秋海棠……”在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非遗产业园内,记者邂逅了正在直播演出的稀有剧种“汉调桄桄”。2006年,汉调桄桄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好这一濒危剧种,汉中成立了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开办了表演人才培训班,通过戏曲下乡、与高校联合培养等方式进行抢救式挖掘传承。”南郑区文旅局局长李果说,10年间,已有近百名00后汉调桄桄演员走上舞台,免费下乡演出1000多场次。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未进其室,先闻其声,高亢悠扬的调调,唱着陕北这片饱含热情土地上的故事,让记者对位于榆林市榆阳区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充满了期待。“传统陕北民歌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里巷之曲,是反映黄土高原地理和社会历史变迁的陕北文化艺术。”陕北民歌博物馆负责人呼高军介绍。令人惊喜的是,除了文字、图片、音视频,以及VR、AR等人机互动科技手段活态化展示,馆内不同场景还常态化配备了陕北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演唱。

  陕西合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特色文化、山水文化等资源,谋划实施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高质量文化旅游项目,并不断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站在这里,一声呐喊,响声里便有了瓷的律音……”贾平凹笔下的铜川陈炉古镇,是当今国内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瓷基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让记者依然可以在这片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的黄土地上,看到跃动了1400余年的耀州窑炉火。

  “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在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幽默通俗的关中民谣表演,让游客忍俊不禁。“经过十余年建设和发展,袁家村已成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服务功能较为齐全,既有民俗风情又有创意文化,既有田园乡愁又有都市时尚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地。”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介绍,2022年,全村接待游客66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以上。袁家村文旅融合的成功实践,还吸引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落地于此。

  从清晨渭南的华阴老腔,到深夜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唐装汉服;从宝鸡社火脸谱的制作传承,到汉中藤编的技艺创新;从陕北黄土高原的秧歌腰鼓,到陕南秦巴山区的羌族傩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让三秦大地更显魅力!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3日 1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