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走,村东头听戏去。”这是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开元街道席家洼村人最近吃过晚饭后邻里相见时的新问候。
据悉,7月份以来,席家洼村定期开展戏曲演出,每周二、周五的晚上,村民们吃过晚饭就早早地等候在村东头的文化广场上,梆声豫韵唱起来,喧天的锣鼓、正宗的唱腔,让村民们大呼过瘾。
戏曲小舞台,乡风大文明。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培育了乡村文明新风尚。“听戏学戏的人多了,聚众打牌的少了、邻里矛盾也没有了。戏曲中蕴含的爱国、礼仪、廉耻等文化要素,是引人向真、向善、向美的重要源泉。”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林成立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以来,开元街道坚持以文化人,以风化俗,以德润心,在各村、社区开展广场舞、戏曲晚会、露天电影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足了。
在林州市东姚镇谭家村的农家书屋里,村里的老老小小时常利用闲暇时间到书屋学知识长技能。“在书屋里,大人可以查阅有关资料,更好掌握科学种田和养殖的技术。小孩儿不去危险地方玩了,学习也更加专心,家长心里感到很踏实。”谭家村村民郭广松说道。
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落地见效,谭家村创造性地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相融合,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暑期“爱心”托管班等特色活动,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素养,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如今,农家书屋已经成为谭家村村民致富的“加油站”、孩子学习的“第二课堂”,深受大家喜爱。
乡村振兴改变的不只是物质生活,更提升了精神文明。近年来,林州市在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乡村颜值,留住青山绿水,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市镇村联动、设施齐备的公共文化体系。林州市各镇(街道)以贴近村情、民情为出发点,整合各村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资源,积极开展“农民夜校”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普法教育,宣传移风易俗,打造乡村振兴坚实文化阵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乡村文化“软实力”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袁晴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