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把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故事好好讲述——读《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把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故事好好讲述——读《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26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张竞文(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个展览配套出版一本图录,这是很多家博物馆司空见惯的做法,新意不多。然而将一个展览创造性地转化为一本既有学术高度又有文物赏析价值的历史类教辅式读物,并非易事,这需要策展人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宏大的叙事能力。近期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就是这种转化的经典之作,应该说此书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同名展览的外延,为中国博物馆展陈体系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

  尤为可贵的是,此书不仅为广大读者解密了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但不为大众所熟知的西北少数民族吐谷浑,而且将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历史地位首次以图文互鉴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既是文物萃选又是史料集成。

把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故事好好讲述——读《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

  《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 赵丰 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年7月,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国内多家文博机构举办了一场名为“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大型展览。展览重温了吐谷浑国的历史,并以近40年来海西地区吐谷浑—吐蕃相关考古发现为依据,通过一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精美观赏效果的文物,展示了6—8世纪(包括吐蕃时期)吐谷浑人的生活、文化和艺术史,揭示了青海道在沟通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大贡献。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之一。公元4世纪初,吐谷浑部从辽东慕容鲜卑分离出来,西迁至今内蒙古阴山。西晋永嘉末,又从阴山南下,经陇山,到今甘肃临夏西北。不久,又向南、向西发展,统治了今甘南、四川西北和青海等地的氐、羌等族。

  到吐谷浑孙叶延时,始建立政权,以祖父吐谷浑之名作姓氏,亦为国号和部族名。其最盛时的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到今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后期的政治中心在今青海湖西15里,名伏俟城。

  吐谷浑政权从叶延时起,到公元663年为吐蕃所统治,前后共存在300多年。此后,吐谷浑人散居在今青海、甘肃的河西、新疆东部以及今宁夏、内蒙古、陕西北部、山西、河北北部等地。直至北宋以后,吐谷浑人的活动才不见于中国史籍的记载。

  由于种种原因,吐谷浑的辉煌历史以及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被淡化,直到都兰热水墓群血渭一号墓被正式发掘。这座墓葬是迄今青藏高原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的高等级墓葬,墓葬保存了大量精美遗物,部分遗物工艺与装饰图案带有浓郁的西亚萨珊波斯和中亚粟特等民族风格。此墓之前曾遭盗掘,公安部门追缴回600余件精美文物,其中绝大部分是金银器,而后经科学发掘,出土1207件(组)金银器。有印章、容器、饰品、马具、覆面、带饰和棺饰等,品类繁多、内涵丰富、形制多样、纹饰各异,有力地证明了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作用,为研究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提供了新的、极具参考价值的资料,关键是出土印章确认了金银器主人生前“阿柴王”吐谷浑的身份,为解读唐与吐蕃、吐谷浑的关系提供了关键实物例证,是丝绸之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料。

  把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故事好好讲述,把青海道上的吐谷浑的面貌好好重现——于是,“西海长云”成为第一个重现吐谷浑历史的大展。展览还原了吐谷浑人的日常生活,重现了吐谷浑在中国民族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从直观的文物观展到文本叙述,作为主编的赵丰有必要给读者交代清楚时代背景,所以其前言《重现吐谷浑:一段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往事》就从都兰丝绸的初步整理、相关展示、海西文物的集中出现、青海大展的策展过程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初步发掘有所成果开始,赵丰先生就一直关注都兰出土文物,尤其是都兰丝绸。正是他的执着与专业素养,使由九家文博单位支持的展览得以实现。同时,由于他的视域与影响力,在编辑书籍时能精准地组织到含金量极高的关于吐谷浑最新考古发现的研究论文,保证了全书的学术权威性。

  全书分为三部分,论文在第一部分,收录了荣新江、韩建华、仝涛、陈国科等六位专家的《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吐谷浑道》《天马来仪自海西——都兰热水墓群考古40年》《青海吐蕃墓葬的选址布局和丧葬习俗新探》《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的调查与发掘》《都兰系统金银器概说》《都兰丝绸的品种、图案与分期》等多篇文章。可以说这些论文的作者本身就是领域内最权威的专家,他们大多数是长年在一线田野工作的考古学家。正是他们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使得吐谷浑的历史原貌日渐清晰起来,大量精美文物的出土让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繁盛与多元更加具象,也廓清了丝绸之路河南道、吐谷浑道、青海道之间的关系。同时,这几篇文章又是第二部分图录中代表性文物的研究成果体现,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吐谷浑控制青海地区时与中原文化、粟特、波斯文化及印度佛教文化等丝路沿线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再现了丝路文明影响下多民族一体化的进程。

  此书的价值还在于通过出土文物首次系统地梳理出吐谷浑的历史,以及青海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这些都体现在第二部分图录中。“雄踞海西”“锦衣肉食”“孔道遗珍”“考古纪实”“如画如生”和结语“青海道的意义”全部由191件(组)文物支撑,特别是丝绸和金银器更为突出。图录中的一件骑射形金饰片格外独特。饰片整体轻薄,饰面人物形象威武,策马飞奔,满弓拉弦,头戴山形冠饰,两条辫子垂于脑后,八字须,大耳坠,着窄袖对襟翻领联珠纹的服饰,与该时期突厥、波斯、柔然、鲜卑等人物装饰差异较大。笔者认为,这块金牌饰面为一名戴皇冠的嚈哒王子,单边耳环,蝌蚪须,人物造型与日本美秀美术馆藏北朝入华粟特人石棺床上的嚈哒王子造型有深度呼应。这一骑射形金饰片是目前都兰唯一以金饰牌材质出现的嚈哒形象,就当时的礼仪制度分析,应是吐谷浑王族人物身上的装饰,或为嚈哒与吐谷浑外交互换的赠品或国礼,是国家级别的重要饰牌,表达了吐谷浑王朝与中亚当时比较强盛的嚈哒帝国有外交上的交往,为研究吐谷浑时期嚈哒的相关历史、迁徙路线及发展流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本由同名展览而编辑出版的《西海长云》既给博物馆人以启发,又为学术界奉献了一部关于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吐谷浑民族的研究文集,书中对文物的赏析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的精彩纷呈。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6日 11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