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来自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声音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来自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声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1-07 03: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1月5日至6日,作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如约而至。两天时间里,“投资中国年”相关活动、《世界开放报告2023》发布暨国际研讨会以及“开放发展”“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四个板块下20余场分论坛陆续举行。

  与会嘉宾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智能科技、国际标准合作、全球经贸治理等热点议题开展高端对话,为经济全球化、全球开放发展贡献智慧。

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来自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声音

洪都拉斯展商与参观者交换名片。光明网记者 王锦鸿摄/光明图片

  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韧性

  光明日报记者 曹元龙

  当前,如何摆脱“脱钩断链”鼓噪的消极影响,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轨道,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1月6日,由商务部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和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分论坛在上海举行。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等参会,围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趋势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稳定且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与会专家看来,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脱钩断链”行为使得既有市场分工体系受到冲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成为各国的必要课题。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动荡,区域化、碎片化导致其出现短链化,如何重组重振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仍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处于中心位置。作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和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展会,进博会买全球、惠全球,有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

  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依靠行政手段来强行拆解和调整全球供应链,虽然有可能为一些国家少数政客带来短期的政治利益,但是会显著提高跨国企业的运行成本,而且并不会使他们的产业更加安全。面对世界经济下行的巨大风险,要摒弃零和思维,回归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合作,共同维护开放稳定和富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桑达·奥佳博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在相互依赖的世界中,有韧性的供应链比以往更加重要。地缘政治冲突、经济不稳定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正以惊人的速度侵蚀着全球发展进程。作为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中国在建立更具弹性、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维护全球供应链韧性符合所有人的福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指出,保持供应链韧性可降低供应中断风险,从而保护儿童、家庭及社区安全,并在紧急情况下实现迅速响应。简而言之,保持供应链韧性攸关生命。为了使供应链更具韧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强与供应商、运输商以及各国政府的合作,从而提升预测、规划及部署所在国家国内物流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一直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翟京丽认为,中国有非常完整和成熟的产业结构,规模优势明显,为跨国公司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较高的保障。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来巩固与全球价值链的合作,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来自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声音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新华社发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共建全球生态文明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把绿色低碳转型的机遇变成经济发展新动能,需要我们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强机制设计,将环境的外部性内部化,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的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展绿色投资贸易 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分论坛上,与会人员达成上述共识。

  本次分论坛由中国商务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旨在汇集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级别代表和专家的不同观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贸易和投资来扩大发展和气候融资规模,并通过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政策议程,促进绿色技术发展和创新。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巨大压力,也是重大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绿色低碳转型会催生大量新的绿色技术、绿色服务、绿色贸易和绿色发展方式,“在中国,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被称为‘新三样’,其快速发展形成了当下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丽贝卡·格林斯潘看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有助于新能源投资转型。她表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密切合作,在促进数字经济、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方面不遗余力,尤其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有十周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典范。”

  在积极吸引投资开发可替代能源方面,各国代表纷纷表达了欢迎外来资金的强烈意愿。

  “阿塞拜疆开发的绿色能源,不仅可供自己国家使用,还可以向国外输出。我们愿意同各国开展合作。”阿塞拜疆副总理沙欣·穆斯塔法耶夫说。

  斐济副总理兼贸易、合作社、中小企业和通讯部长卡米卡米加介绍,斐济正在参与和推动各类投资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充电站、碳交易等。“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合作,以新的资金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不仅需要科技进步的力量,也涉及道德、伦理层面的价值。对此,越南副总理陈红河认为,应对全球挑战需要全球合作,通过签订公平、公正的协议在能源转型上找到有效路径,携手达成零碳排放和能源可再生等共同目标。

  “构建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尼泊尔工业、商业与供应部长拉梅什·里贾尔表示,贸易的开展应注重环境保护。为此,他呼吁与会者带着决心和愿景携手并进,“让承诺成为一盏指路明灯,照亮全世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欢迎各国分享中国市场红利,共同为可持续贸易投资营造公平、开放、非歧视的政策环境。”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向与会代表发出诚挚邀请。

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来自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声音

参观者在消费品展区了解全球首款手持式超精准智能上妆仪。新华社发

  坚守多边贸易体制 完善全球经贸治理

  光明日报记者 杨逸夫

  近年来,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遭遇挑战,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难以正常运转,全球经贸治理体系碎片化甚至阵营化风险日益升高。如何对世贸组织进行改革,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成为全球经济学界的核心关切。

  11月6日,在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承办的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坚守多边贸易体制 完善全球经贸治理”分论坛上,来自全球多国的经贸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世贸组织前高官等嘉宾深入交流探讨,积极寻求全球经贸治理体系合理变革的声音。

  加入世贸组织20余年来,中国始终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凌激表示,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表明中国与世贸组织是相互成就的,并且惠及了全球贸易。中国将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中国将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中国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的方案,并以求同存异的方式与各成员形成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澳贸易旅游部长法雷尔在论坛上强调,澳中都受益于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因此澳大利亚正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一道,保证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性。

  针对一些国家频频以“国家安全”为由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现象,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西班牙前外交部长阿兰查·冈萨雷斯认为,全球各国应在安全和经济之间做好“再平衡”,各国应该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确保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自由流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表示,贸易是可以实现双赢的,世贸组织改革的大方向应该是继续推动全球贸易向自由化和便利化发展,各经济体应在多边贸易体制的框架之下开展合作。易小准指出,在多边贸易体制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国多次表达了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强有力支持,体现了大国担当。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是大势所趋。与会嘉宾通过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平台向世界呼吁,应坚持自由贸易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来自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声音

观众和乒乓球教练机器人打球。光明日报记者 杨雪丹摄/光明图片

  发展智能科技 布局未来产业

  光明日报记者 殷泽昊

  当前,全球正迎来产业智能化浪潮。面对新趋势、新变化,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智能科技、布局未来产业?11月5日,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智能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分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探讨通用人工智能、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发展机遇与现实挑战。

  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在发言中表示,智能科技与未来产业是塑造未来世界的重要力量,也关乎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上海将加强未来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力争在基础研究“卡脖子”的关键环节和产业重点取得突破性进展。

  “理解大脑工作原理,研究大脑的复杂网络实现各种脑功能的机制;模拟大脑功能,为人工智能的进步打下基础;保护大脑,更准确有效地诊断治疗相关疾病。”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蒲慕明介绍了脑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他认为,脑科学的基础研究将在智能科技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关于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将推动未来脑健康与医疗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大脑与机器之间协同工作的新技术、大脑工作原理的深入研究将对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研发产生重要影响。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解读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并介绍了交互式人工智能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交互式人工智能赋能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智能网联汽车等智能终端,这些智能终端将变成一个个更具个性化的数字助手,每个人的设备使用体验感会大大增强。除此之外,交互式人工智能还能在数字化转型中提高生产力,降低算力成本。

  2021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田纳西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杰克·唐加拉通过视频方式“云端”参会。他认为,智能技术存在于各个领域,它连接了理论、技术研究和工业应用。智能技术和未来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科技公司在内的所有相关方共同努力,着眼长远发展,加强合作。

  共谋未来发展,共享创新红利。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发言中指出,未来将高强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创新协同圈;高质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生态圈;高水平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交流合作的朋友圈。同时,充分发挥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作用,深化政策标准等方面的交流互信,加强全球数字治理,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07日 08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