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看见她》:一首歌谣中的审美观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看见她》:一首歌谣中的审美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1-17 06: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896年,任职于意大利驻北京使馆的韦大列(Guido Vitale)编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北京歌谣》,作为外国人的汉语教材。书中最著名的一首歌谣是《看见她》:

  沙土地儿,跑白马,

  一跑跑到丈人家,

  大舅儿往里让,

  小舅儿往里拉,

  隔着竹帘儿看见她:

  银盘大脸黑头发,

  月白缎子棉袄银疙瘩。

  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运动”兴起之后,学者陆续搜集到全国各地45首《看见她》异文。正在北大读书的青年学者董作宾把所有异文的流传地标注在地图上,发现歌谣是沿着水陆交通路线传播的,而且是水便于陆。北方主要沿着黄河流域,也就是北方官话(指当时的普通话)区流传;南方主要沿着长江流域,也就是南方官话区流传。

  董作宾还在南北两系歌谣的比较中发现了许多风俗上的差异,认为这首歌“其实可以说是该地方女子衣饰容貌的一个具体写真,也可以说是民俗文学家理想中的美人”。他认为,从对女子的容貌和装束的描绘中,可以看出南北之间的审美标准不同,比如:“北方多穿高底鞋,南方则否;北尚朴素,南多奢靡”。

  奇怪的是,一首在20世纪初如此风行的歌谣,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却迅速衰落。在此后的13年中,董作宾一直在努力搜集更多异文,可惜竭尽全力也只搜到23首。20世纪50年代后,在全国性的民歌普查中,已经很难找到这首歌谣。

  董作宾将这些歌谣标上地图的时候,只发现其流传地集中在黄河、长江流经的省份,却没有注意到另一个重要事实,《看见她》主要出自沿江的中心城市和军事重镇,这些地区都曾有清代旗人聚居地。在北方官话系统中,歌谣分布相对较分散,主要流行于当时的京津冀直隶地区,以及黄河沿线的部分军事重镇;在长江流域也呈多点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南京、武汉、成都三个城市。辛亥革命后,这首歌谣没有进一步扩散,类似上海这种新兴城市基本不见流传。清代不重海防,沿海城市除了威海卫,其他没有驻防的城市也没有这首歌谣。至于广大农村地区,更是从未出现过。

  在《看见她》对女孩的衣着描绘中,满族或旗人的特征尤其明显。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歌谣中“高底鞋”的高频出现:“高底鞋,錾梅花”“高底子鞋,牡丹花”“木底鞋,带绒尖”“凤头小鞋高三寸,好比当初西子娘”“高底鞋扎的五彩花,看了一人也不差”“红鞋粉高底,绿缨颤撒撒”,高底鞋是典型的满族女鞋。

  还有高频出现的“红头绳”:“红头绳,把尾扎”“青丝头发,红丝头绳扎”“漆黑的头发一大掐,鲜红的头绳没根扎”“红红的嘴唇白白的牙,黑黑的头发红绳扎”。满族少女到了十岁左右,一般要用红头绳紧束发根,服丧时用黑绳或白绳,不能使用其他颜色。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底鞋、红头绳、倒爬角,这些歌谣中反复出现的具有满族特色的少女装束,几乎全都出现在黄河流域,正如董作宾看到的,“北方多穿高底鞋,南方则否”。《看见她》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旗人的人口基数和聚居地的分布,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清代的旗兵布防,黄河流域大于长江流域。

  《看见她》虽然含有大量满族元素,但并不能据此认为这就是满族歌谣,因为其中的汉族元素也一样丰富。比如歌谣起首的“骑竹马”,这是典型的汉族儿童游戏,表明这是一出由多名男孩共同参与的竹马游戏:“你骑驴儿我骑马,看谁先到丈人家”“人家骑马我骑龙,骑真龙,过海东”“大马跑回家,小马跑到丈人家”“大马拴在梧桐树,小马拴在石榴花,掉下马鞭没处挂,挂到丈母门头下”。可以想象,这或许是一首由汉族、满族、蒙古族等多民族儿童共同参与、共同创作的游戏歌谣。

  以“她”脚上的鞋为例,凡是涉及脚和鞋的唱词,黄河流域以“高底鞋”为多,也有提到“小小脚,一抐挓”“两只小脚丢地下”或者“脚儿小得针锤把”的。但是到了长江流域,高底鞋彻底退出,就只剩小脚了:“小小金莲一捺叉”“丁丁小脚在地下”“小小金莲一把抓”。从歌谣由北向南的流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歌谣的传播与当时地方风俗的关系。

  歌谣中的“她”绝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孩。从对她们身体的描述中可见,这是一些不事劳作的贵族家庭的女孩。歌中除了反复提及的“高底鞋”,还有经常提及的“长指甲”:“白白手儿长指甲”“白白手,红指甲”“红扑扑脸儿黑头发,白嫩嫩手儿红指甲”“雪白手,银指甲”。清代贵族女性不仅蓄指甲、染指甲,还有一种金银质地的指甲套,专门用来保护长指甲,兼起装饰作用。

  韦大列记录的歌谣中,看到“她”的第一眼是“银盘大脸黑头发”。这也是贾宝玉眼中薛宝钗的形象:“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董作宾认为,当时人们普遍喜欢这种四方大脸:“脸儿大大的、四方方白静静的,长得赛似银盘。”

  民间歌谣和曲艺唱段中,往往以“银盘大脸”描述女性:“银盘大脸白生生,杏子眼睛活灵灵”是陕北说书中描述美女的程式性套语,“银盘大脸脸,樱桃小口亲”是西北民歌中形容美女的常用套语。河南豫剧唱词中也有“一对大眼水灵灵,银盘大脸好齐整”的常用套语。

  我们看看黄河流域的“她”主要美在哪里:脸大、脚小、皮肤白,穿金、戴银、高底鞋,官粉、插花、长指甲,样样都显着生活的富足,表明这是一个被富裕家庭“贵养”着的女孩。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美在天然,何须再涂官粉?但他们不觉多此一举,反以为锦上添花。

《看见她》:一首歌谣中的审美观

图1

  以胖为美,以圆润为美,表达了人们对于富足生活的向往。在传统社会,所谓富态的标准,就是胖。流传在河南地区版本的《看见她》中,表现出来的对于富足生活的渴望尤为强烈,他们非常重视女孩身上的穿戴,反而不在意女孩的形体长相:脸上抹官粉,脚踩高底鞋,耳上有玉环,手上有戒指,布衫要缀边,裤子(见图1)银花。还有南阳歌谣:“隔着门帘看见大小姐,青丝头发,红丝头绳扎,鬓角还插海棠花,耳戴白玉环,手戴戒指唿喇喇,红鞋粉高底,绿缨颤撒撒,月白布衫对莲花。”只有“青丝头发”是属于女孩身体的。

  不过,以大脸、丰润为美的标准似乎不大适用于江南富庶之地。长江流域的审美标准,与黄河流域的确有差别。“大脸盘”在长江流域的歌谣中一次都没有出现。苏州时尚是“瓜子脸,白粉搽”,南京歌谣也偏爱“瓜子脸,糯米牙,弯弯眉毛黑头发”。尽管南方的审美标准略有不同,但是,穿金、戴银、樱桃小口、粉白皮肤、金簪子、玉耳挖等体现出的审美取向与北方却是相似的。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7日 16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