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文化周末:寻石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文化周末:寻石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1-12 06: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杨云新(中国作协会员)

  日头西斜,我和几位“石友”从晃晃悠悠的钢丝桥上过河,到达对岸的鹅卵石滩。我们就像孩子跳进了海洋球池,禁不住欢呼起来。

  这是川东宣汉县巴山大峡谷的河滩。铺天盖地的鹅卵石,大大小小,挤挤挨挨,连成一片。经过河水的洗涤,鹅卵石光洁圆润,纤尘不染。石头的色彩、纹理、造型各异,吸引着我的目光。然而花了不少时间,我依然没寻着我期待中的奇石。太阳落山,倦鸟彼此呼唤,开始归林,时间不早了,我们不得不打道回府,夜宿河岸上的宾馆。

  第二天一早,窗户才透进一缕曙光,我和同伴们便起床了,向位于下游几百米处的另一片鹅卵石滩走去。

  这里的石头有的圆润,有的棱角分明,走路得小心翼翼,走得快了,容易崴脚。我仔细分辨一个个石头,哪怕看似不起眼,也要捡起来翻来覆去地摩挲。“欲速则不达”,也适用于寻奇石。

  我们都在重复同样的动作:拾起,放下,再拾起,再放下。当我来到石滩的最边缘准备转身上岸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块石头尖锐的一角露出沙滩达十厘米,它极为光洁,上面似有字迹。我走过去,抓住石块,用力摇了摇,又就近捡了一块柳叶形石片,权当“洛阳铲”,将石头刨了出来。

  石头正面呈三角形,每条边长约二十厘米,厚度七八厘米。在水边洗净后,石头泛着青幽幽的光泽,石痕凸凹错杂,凸者粉白,像阳文,凹者褐色,像阴文。石痕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字,是典型的汉字形态,行草结合。我反复查看,确认无人工打磨的痕迹。那运笔中带有飞白,富有灵动之感。上端的字,分明是上下结构,上部像土字头,下部暂时存疑。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下面那个字,大家异口同声,说是“子”。那一横,虚中有实,曲中有直,苍劲有力;一个“了”字,被拦腰插上一横。这时,不知为何,我突然想到了“老子”。再看前面那个字,那土字头上加一撇,下面的石痕犹如“匕”的变形体,上下结合,不就是个“老”字吗?我顿时兴奋起来,把石头抱在怀里,像抱着一个初生的婴儿。我决定将这块五六斤重的石头抱回家。

  这块石头的出现,让我们迸发出更大的热情。我对“石友”们说,老子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按照老子所说的去做,定有收获。大家受到鼓舞,在石滩上各据一方,一言不发,专心致志,不遗漏任何一处。不一会儿,“石友”们陆续捡到了各自欣赏的石头,有的是造型石,有的是纹理石,千姿百态。

  回到城里,我第一时间翻开《汉语大字典》,查“老”字。从仓颉造字始,“老”字不断演变,字典罗列了13个字。逐一核对,石头上的“老”字与字典上的字形相当吻合。我又对照《巴人文字注略》,其中收集了川东流行的祭司文字三千多个,其中的“老”字,亦酷似石头上的字。继而请教达州市奇石协会的会长和宣汉县土家文化研究会会长、书法家协会会长三人,他们都认可这是自然天成的“老子”二字。于是,我便将这石头命名为“老子石”。

  我将“老子石”置于案头,日日与之相伴。看到它,我仿佛看到老子在周王朝的守藏室研读、整理汗牛充栋的文献,看到老子倒骑青牛走进函谷关,写出《道德经》,也想到“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心中便愈发宁静、澄澈。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2日 15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