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农文旅融合 日子更红火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农文旅融合 日子更红火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2-28 05: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线讲述】

农文旅融合 日子更红火

讲述人:河北省滦州市古城街道教场村报账员、民宿经营者 王俊杰

  10年前,我嫁到滦州市古城街道教场村时,全村500多口人只有251亩耕地,乡亲们种些玉米、花生和黄豆。壮劳力外出打工赚的钱是各家各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村子紧邻滦河道,河道边就是滦州古城与新城间的主路,车辆川流不息。2014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魏向朝在自家建起村里第一个大棚,种上了草莓。“草莓采摘”的广告牌往路边一插,过往的游客就来了,当年挣了2万多元。第二年,向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村民们看到搞休闲农业比种花生收入高不少,纷纷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入了股,建大棚、搞采摘。

  来摘草莓的游客多了,村里开始改善环境。村干部带领大伙粉刷院墙、栽树种花。主街两侧设置了十二生肖景观雕塑和展现农耕生活的泥塑群雕,院墙也画上了一幅幅农耕图,这些雕塑、墙画引得游客纷纷拍照打卡。

  环境变好了,怎样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呢?村干部又围绕着如何发展多元农村经济,推进产业振兴,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动起了脑筋。

  我们村距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滦州古城只有1公里远。村干部了解到景区住宿容量有限,便鼓励村民腾出闲置房屋开办民宿、农家院。我家正好有几间闲置房,可以做民宿。效益初显,我又投资40多万元把平房翻盖成二层楼,有12间客房和小超市,生意一直挺红火。

  村里喜人的变化越来越多。公共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了,排水接入城市网管,家家户户通上了燃气、网络,大伙经营民宿的积极性更高了。现在,全村170户村民中有130户加入合作社,除了果蔬采摘,经营民宿的有102家,各档次客房1000多间,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壮劳力依然在外打工,妇女边照顾老人孩子、边开民宿,一年在家就能挣五六万元。

  教场村历史悠久。这几年,村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我们村退休教师王自治撰写出版了《教场史话》。村里邀请北京民俗文化专家打造了村史馆,还完成了古滦州八景之一“金泉渠月”的复建。每到节假日,村北停车场不仅停满了周边省市的私家车,还来了不少辽宁、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旅游大巴。

  通过借力滦州古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服务型经济,全村年收入300余万元。“农业+民宿+观光”农文旅融合模式推进了我们教场村的全面振兴,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村干部又开始尝试西红柿新品种种植和采摘,这种西红柿也正像我们村,个头不大,却红红火火,还有滋有味!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尚文超、郝泽华、耿建扩、陈元秋、王胜昔、龙军、禹爱华、高平、王潇)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28日 07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