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加快推进军事人员“三个全面转型升级”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加快推进军事人员“三个全面转型升级”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3-03 04: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讲武堂】

  作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人才科学研究中心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全面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加快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迫切要求。军事人员现代化,既是一个确定的建设目标,又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进程,其实质是推进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和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这“三个全面转型升级”,是加快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锻造德才兼备的专业化、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阵的关键环节。

加快推进军事人员“三个全面转型升级”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科研人员赴空军某旅开展调研。新华社发

加快推进军事人员“三个全面转型升级”

  武警安徽总队蚌埠支队组织官兵进行无人机过障训练。新华社发

加快推进军事人员“三个全面转型升级”

  在中泰“蓝色突击-2023”海军联合训练中,中泰双方舰艇编队进行补给作业。新华社发

  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军事人员现代化的核心是能力素质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战争形态演变深刻改变人决定战争胜负的方式,客观要求军事人员能力素质显著提升。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能力素质全面转型升级:一是军事能力专业化。现代化的军事人员不仅需要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需要掌握特殊的专门知识技能,这是提升和发展战斗力的必然途径。二是知识结构科技化。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这是军事人员现代化的重点,是遂行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任务的客观要求。三是思维理念时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要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军事人员现代化的引擎,是军队核心竞争力、战斗力生成提高的加速器。四是视野格局全球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要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这是军事人员现代化的趋势,是应对多种威胁挑战、适应军事力量走出去的现实需要。

  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全面转型升级,要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军队培养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加快构建三位(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模式。

  一是突出铸魂育人。着眼铸牢忠诚品格这个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聚焦过好网络关、时代关,创新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新时代军魂培育格局、党的建设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战斗精神培育方式。

  二是聚焦科技素养。着眼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由体能技能向以科技素养为内核的智能转变,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以科技素养提升促进能力素质转型升级。

  三是贯通三位一体。着眼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走深走实,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有机衔接互为补充的大纲和教材体系,推进院校教育与部队实战实训深度接轨,建立与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衔接挂钩的考核、选拔、使用机制,推动“三位”真正合为“一体”。

  四是加强开放融合。着眼对接世界、融入社会、激活内部,推动军事教育融入国家教育体系,拓宽依托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稳妥推动国际军事教育交流合作,借助国际战、训、研平台培养锻造新型军事人才。

  实现军事人员的聚合效应最大化

  军事人员队伍结构布局的现代化水平,主要体现为战争形态演变的适应力、武器装备发展的契合性、军队组织形态的匹配度,以及军事人员聚合效应的发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优化军事人员结构布局和组织运用,切实解决人才数量不足、新兴领域人才缺口大等结构性矛盾,实现军事人员的聚合效应最大化,加快构建制胜未来战争的新型军事人才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按照“建设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的总方针,调整体制编制,人才队伍结构由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加快推进军事人员结构战略性调整,军事人员总体规模、基本构成和比例关系更趋合理。推进军事人员结构布局全面转型升级,必须着眼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人才培养使用同军事斗争需要精准对接,大力推动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配置体系。

  一是优化基本构成。适应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和组织形态重塑,着眼与力量体系相契合,进一步厘清各类军事人员的职能属性,促进分类建设、协调发展。紧扣科学设计军官、军士、义务兵和文职人员职能定位,合理确定军事人员数量规模,把现役军人与文职人员比例、官兵比例、指挥管理军官与专业技术军官比例控制在最佳水平,进一步强化军官队伍指挥主导作用、军士队伍战斗骨干作用、义务兵队伍战斗基础作用和文职人员队伍支撑保障作用。

  二是优化专业布局。着力建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队伍,发挥好军士和文职人员作用,形成集群优势,努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跃升。同时,要加大更新、充实、淘汰力度,逐步增加新兴领域专业人才,充实各方面急需紧缺人才,有效满足军事斗争人才准备需要。

  三是优化梯次结构。岗位层级设置科学,晋升发展难易适度,成长阶梯符合规律,有利于各类军事人员实现职业发展目标。要通过人才队伍梯次结构的调整优化,使军事人员来源丰富广泛、渠道畅通、互补性强,各年龄段人员比例明显改善,队伍“扎堆”“断层”等结构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持续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推动科技领军人才、学科拔尖人才、青年科技英才涌现,形成梯队,为科技强军注入不竭动力。

  深化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调整改革

  科学的政策导向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对更好地培养、吸引、保留人才非常重要。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离不开深化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事人员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实质是一场军事人力资源的管理革命,目的是最大限度体现尊重人才理念、最大限度盘活军事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实现人的价值增值、最大限度延揽集聚优秀人才。

  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要紧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更新选人用人理念,遵循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规律、战斗力生成规律,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保留、激励等制度机制,体系优化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投身强军事业。

  一是推行更加精准的管理配置模式,提高军事人力资源效益效能。我军在长期的人才队伍建设中探索、凝练了许多有利于人才成长和管理的经验做法。比如,基层蹲苗、一线摔打、多岗位交流、吃劲要紧岗位锻炼、“人才+工程”等都是有利于军事人员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分类施策、育用并重、训用一致、以用为本等都是有利于军事人员成长成才的有效举措。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尊重和遵循科学规律,把握各类人才发展特点要求,精准高效配置军事人力资源,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是实施更加开放的招贤引智政策,广揽海内外英才为我所用。面对经济社会日益开放、人才政策日趋灵活的现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扩大用人视野,延揽各方面优秀人才为我军建设发展服务。探索建立具有军队特色的人才市场,以“点对点”、“一人一策”、优质优酬等措施,面向全国全球集聚高端人才,重点引进对高精尖缺专业起引领作用、对关键核心技术起提升作用的领军型人才。

  三是创设更加良好的成才发展环境,激发军事人员练兵备战动力活力。营造信任人才、尊重人才、支持人才、关爱人才的浓厚氛围,发挥军队大熔炉大学校作用,优化军事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健全以能力和实绩为主导的考核评价体系,树立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导向,鼓励军事人员担当作为、创新创造。加强军事人员的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更加体现对人才的信任、尊重、支持和关爱。从待遇保障、荣誉激励、退役安置等方面综合施策,依法保障军人地位和权益,切实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更加体现全社会对军人的尊崇。

  (执笔:李汶炫、陈岸然)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3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