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闻随笔】阐明科学理论,传播中国声音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闻随笔】阐明科学理论,传播中国声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3-21 03: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闻随笔】

  作者:王炳林(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引发热烈反响。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运用的古代典籍和诗词名句为导引,充分运用包括科技手段在内的呈现形式,对其进行经典释义、思想解读、“云端”互动和佳作吟诵,构建起古今相通、情理交融、互动交流的思想展示平台,生动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理论武装取得了巨大成效,其中一条宝贵经验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理论能够说服人、能够掌握群众。我们党历来注重运用简单质朴的话语、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讲清楚、说明白,用“家常话”揭示深刻道理,用实践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在内容上实现通俗化,也要在传播上实现多样化。当今时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正深刻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搞理论武装,自然也要顺应这一新趋势、新潮流。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增强科学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推动科学理论更好地掌握群众,进而转化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不仅具有独创性和权威性,而且组合运用全新的视频影像技术进行精心制作,赋予思想阐释新的形态,让表现形式更有创意。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力求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节目第一集以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人民至上”的精彩用典作为开篇,生动解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第二集从历史和现实多个层面展开论述,进一步昭示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理。第三集《为有源头活水来》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些重要内容在节目中都得到了多个角度和维度的生动解读,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精髓提供了重要指引。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是一场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的接力跑,必须经历一系列任务不同、接续推进的发展阶段。第十二集《长风破浪会有时》阐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通力合作和整体策划,使得整个节目的内容分合有度、整体连贯、气势恢宏,是一幅生动诠释新思想的多彩画卷。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节目的鲜明特色,就是精心遴选并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运用的典故、诗词等优秀文化元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现实意义,诠释古典名句的深邃意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内容,节目在表达方式中也融入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成功营造了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味的氛围,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比如,在文化建设主题中,节目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等古文佳句,展现了中华文明博大深厚的底蕴。再比如,在统一战线主题中,节目对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佳句进行了生动阐释,有力说明了这个道理: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成功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贯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场与云端的融汇,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阐明了科学理论,传播了中国声音。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1日 08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