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李笑萌
电视剧《山海情》把扶贫协作理念融入人物命运变迁,舞蹈《唐宫夜宴》以一场视听盛宴展现唐代文化之美,网络短视频解析为文学经典著作带来亿万流量……多彩的文艺作品不断满足着人民的高品质文化需求。从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至今的十年间,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倾听时代发展足音、热情描摹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
这十年的文艺创作呈现出什么新面貌,积累了哪些经验?4月7日至8日,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主办的“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新文艺”主题研讨会上,与会文艺理论评论家们结合自己的观察展开探讨。
人民底色愈加鲜亮夺目
十年间,反映人民心声、抒发人民情感、表现人民奋斗、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作品持续涌现出来,中国文艺的人民底色愈加鲜亮夺目。
研讨会上,人民被频频提及。中国评协主席夏潮表示,新时代新征程的新文艺歌颂人民、不断满足着人民的高品质文化追求,使人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则提出,新时代文艺的根本特征就是人民性,这样的人民文艺具有高雅的艺术审美追求,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在电视剧《装台》《山海情》《繁花》等作品中,观众看到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中国的山河巨变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产生深深的情感共鸣;“我和我的”国庆系列三部曲、《红海行动》、《第二十条》等新主流电影不断创下新的票房纪录。“这些成绩最大的归因就是人民性。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会走上越来越宽的大道。”中国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分析。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说:“这十年间的话剧创作,不仅深挖历史深处的精神价值,创作出《深海》《今夜星辰》《浪潮》等一批作品,让今天的人们感知体察先烈们的青春热血;还关注脱贫攻坚、科技创新、强国战略等国家重大举措,涌现出《沧浪之水》《情系贺兰》《大国工匠》等一批密切关注时代、精准描摹现实的话剧作品。”
宁夏大学教授郎伟表示,纵览十年间各艺术门类中备受好评的作品,无一不是立足中国历史发展变迁,在描绘中国人民命运的跌宕起伏中歌颂美好人性,为百姓鼓与呼。“这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郎伟说。
在中国评协副主席兼视听艺术委员会主任张德祥看来,这些热情歌颂中国人民的作品迭出,正是文艺工作者文化自信的体现,“新时代的新文艺,就是要牢牢掌握中华文明的审美权,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写人间正道,发中国声音”。
激活传统文化深厚积淀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两个结合”背景下,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的精品佳作不断涌现,当代中国艺术正在形成自身新形态。
中国评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将这种新的形态称作“流塑”,“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有着在向前流动中溯洄过去的美学特质,在‘流塑’中涌现出艺术美的新元素或新特质,是携带着过去通向未来”。他举例,舞蹈《唐宫夜宴》正是借助隋代乐佣想象溯洄唐朝宫廷生活,开拓出一条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路径。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创意来自中国传统青铜器何尊、长信宫灯的火种台、火种灯,形似如意的滑雪大跳台,融合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的颁奖花束……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非遗创意设计令中国评协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记忆犹新。他表示,在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下,国家工程、主流团队与民间力量、两新组织相结合,弘扬、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得到了整体推进,立体、全面地展示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样貌。
《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骑兵》《草原英雄小姐妹》《咏春》……这十年舞剧精品爆款频出,剧场火爆,中国舞蹈驶入全方位发展的快车道。“舞蹈创作者细研传统文化沃土,从中提纯具有永恒价值理念和深厚美学积淀的元素,并以最新颖的艺术样式呈现在舞台之上。”中国评协副主席兼舞台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茅慧看到,正是对传统文化的潜心深耕,令文物活起来、山川舞起来。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舞剧产量超过170部,不少作品在全国多轮巡演,有的还走出国门,将中国舞蹈文化传播海外。
科技赋能催生新业态、新艺术
这十年,数字技术走入日常生活,人工智能加速升级迭代,跨媒介艺术勃然兴起,文艺创作展现全新面貌。
中国评协副主席兼新文艺群体委员会主任李明泉观察到,新文艺已经从传统的创作编导表演本体破茧而出,奔涌着科技带来的展示、展现、展演、展播等表现手段的智慧化浪潮。“这一方面为文艺带来了全新的题材,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群体‘文艺两新’的异军突起。”李明泉说。
在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欧阳友权眼中,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及其艺术正在加速向人们奔涌,“人工智能艺术已经在视频、音频领域大显身手,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降低了艺术创作门槛,推动了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新技术应用也在改变传统文艺创作形态。2004年,首部杂技剧《天鹅湖》面世,引发了杂技剧的创作热潮。“到2014年,杂技剧从第一个十年的探索期迈入第二个十年的快速发展期,《渡江侦察记》《战上海》《聂耳》等一批优秀作品受到好评。”中国评协副主席、大连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心编剧尹力介绍,在高科技、多媒体舞美等技术的加持下,杂技剧创新风格、开拓时代审美,这一融合艺术形式令古老杂技焕发全新风采。
数字影像技术重塑了艺术展览展示,拉近了艺术与百姓的距离,给人们带来全新审美体验。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介绍:“近些年,在不少美术双年展中,都注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大量运用虚拟仿真、AR、VR、影响互动等科技艺术,探索作品多元表达,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10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