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时评】
作者:李一陵(媒体评论员)
近段时间,以“3分钟教你正确挑水果”“你不了解的生活小技巧”“教90后00后生活”等为题的视频走红网络。一些地方甚至推出了“公益烹饪课”“维修课”等线下生活技能课程,名额常常“秒光”。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有1000名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44.2%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是生活“能手”,45.7%的受访青年坦言“勉强算是”,有92.9%的受访青年认为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仍有必要学会多种生活技能。
生活中,不少青少年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先不用说,像老一辈那样,能够踩缝纫机做衣服、修理自行车、组装收音机、接电线、换玻璃;即便是简单做一顿家常菜、整理收纳杂乱的房间都成了头疼事。网友纷纷感叹: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到了大学,有人还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工作后,“黑暗料理”“炸厨房”等成了年轻人的“成长之痛”。虽然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各类上门服务可以满足生活需求,但其背后反映出青年人缺乏自理能力的现实问题值得社会大众深思。
尤其是,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居家办公、居家学习,生活技能的重要性越发重要。虽然花钱就能买到各种服务,但是给自己做一顿美味的晚餐,将冰冷的房间收拾出温馨的样子,这本身就是生活的内涵,是幸福之所在。看生活技能类视频能够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但亲自动手去体验,享受过程、收获结果,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人生调剂。
年轻人生活技能缺乏的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劳动教育一度不受重视的结果。过去一段时间,社会崇尚学历、轻视技能与劳动。学校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家庭教育里,父母也忽视对孩子劳动意识的培养,错过了学习、掌握生活技能的机会。
由此看,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才是破题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是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党和政府从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到修订教育法,正式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再到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劳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地各校也开展了丰富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直面年轻人对生活技能的需求,学校教育应该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把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更要注重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等培养锤炼,在学生心中种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不久前,江苏徐海路幼儿园、山东潍坊博苑实验幼儿园开展特色劳动课爆红网络,一方面说明家庭教育理念在发生转变,家长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提醒一些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注重实效,避免“走过场”。唯有此,劳动教育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同,也才能真正对学生成长有益,肩负起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职责。
从家庭和社会层面来看,更应该看到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只有摒弃过去那种“包办思维”和“溺爱心理”,才能让孩子在动手劳动中成长起来。从年轻人对生活技能的渴求,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工作生活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因劳动而出彩,这是人生的真谛,也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永不过时的旋律。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4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