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安徽淮北:跨村“联营”为“共赢”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安徽淮北:跨村“联营”为“共赢”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05 03: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丁一鸣 常河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社区党总支原书记宋兴宝想破了脑袋也没想明白,自己待了一辈子的荒山,咋就一夜之间成了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的景区?

  退休后,趁着“旅游热”,宋兴宝包下30亩地搞石榴种植采摘。他说:“没想到,老了老了还吃上了‘旅游饭’。别看俺们这地方名字里带个‘榴’字,当年种石榴那是没法子,地薄,种别的也不长。好不容易有了收成,吃又吃不完,卖又卖不掉,石榴全烂在山上,石榴树都被老百姓砍回家当柴烧。”

  没想到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塔山石榴”,竟有着一段被当成“赔钱货”的往事。坡地无良田,旱涝没保障,久而久之,“好女不嫁榴园村”的顺口溜越传越广。

  “何以改变?你们跟我上一趟山,进一个馆就明白了。”烈山镇党建办主任赵雅倩带着记者沿“皖北川藏线”蜿蜒向上。沿途,满目尽是苍翠,众多“摩友”呼啸而过,观景平台上人头攒动,行至山顶“云端露营”,负责四季榴园景区运维的淮北市禾佳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平正忙着迎来送往。

  “这里的‘云端露营’非常受欢迎,一周前所有帐篷已全部预订出去。”宋平说,去年5月以来,逾200万人次游客为景区带来超1000万元营收,仅滑雪场一项,3个月时间内营收便达到600万元,“算上直接、间接带动村民增收,整个景区年创造产值达3000万元,真是没想到!”

  “你的没想到,我们有预料。”烈山镇党委委员朱勇接过话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14个股东,就是全镇14个村(社区),14个村(社区)成立党建联盟,每个村(社区)拿出4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公司。挣钱后,拿出20%按照‘415’模式进行抽成,即40%用于保障公司运转、10%作为困难救助等公益项目、50%用于各村(社区)股东分红。”党委牵头、政府推动,社会投资纷至沓来,景区累计吸引社会投资8000余万元,先后建成亲子乐园、高空秋千、云端露营、滑雪场等10个游乐项目。

  “党建链”串起“共富链”。今年3月,烈山镇“跨村联营”分红大会上,14个入股村(社区)股东共分红70万元,每个村(社区)5万元。“俺们村算是‘跨村联营’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仅售货亭和停车场两项,去年就挣了30多万块,村民们开的地锅鸡饭店更是天天爆满,大家伙儿的腰包越来越鼓。”烈山镇蒋疃社区党总支书记皇孝奎告诉记者。

  “走,下山!”山下,游客临行前纷纷走进“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馆长周磊正忙着向游客推销石榴酒、石榴汁、石榴茶等各类石榴制品,“大家往里走走,全镇各村(社区)特产应有尽有。”周磊介绍,“乡村振兴馆相当于为全镇各村(社区)打造了一个展示平台,你看,除了俺们本地的地锅鸡预制菜等,还有隔壁宋疃镇的灵枣、古饶镇的艾草等等。”

  “烈山镇‘跨村联营’打破了村集体‘单兵作战’局面,以强带弱、抱团共赢,盘活了资源、发展了经济、带动了增收,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组织联建、人才联用、产业联兴、资源联享’,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烈山镇党委书记张琼说。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05日 02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