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以新观念创新格局——东北三省全力拓展人才大舞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以新观念创新格局——东北三省全力拓展人才大舞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11 02: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刘 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季 燕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戴宁馨

  “博士毕业去哪儿发展?只在线上交流不够,还得亲自来考察。”日前,北京大学博士生徐梦瑶踏上“兴沈英才号”列车奔赴沈阳,途中,她在手机上反复翻看“人才服务专员”发来的几家单位核心科研方向。

  “百万学子留辽来辽”“吉人回乡”“龙江人才振兴60条”……大连、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等地497家单位齐聚沈阳,精挑细选了8164个优质岗位虚位以待,吸引了来自192个城市、517所国内外高校、253个专业领域的6860名博士报名参加,人数是去年的5倍多。求贤若渴,供需两旺,东北正以科技创新打造人才振兴的沃土。

  “仅一天,我们就收到了百余份简历。”沈阳新松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何赛介绍,此次引才面向激光导航、运动控制等核心研发岗位,为了满足高层次人才个性化需求,除了优厚的薪资,还打通了工作平台的壁垒。在沈阳就可以联通北京、天津、上海、无锡、广州等地平台公司、分(子)公司,实现科创的无缝衔接。

  “我们将信息和大数据技术贯穿始终,不仅做到了人岗匹配,还实现了岗位、政策、服务、行程等‘一网通办’、一键直达。”沈阳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二处副处长于潇说。

  “沈阳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可以为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研究提供足够多的应用场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生乐翔第一时间来到用人单位信息展板处,寻找意向单位信息。他认为,自己所学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专业知识一定可以在沈阳找到施展的舞台。

  了解一座城,从走街串巷开始。从珍藏着上百个“共和国工业第一”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出发,循着人才服务专员的引导,博士们边看边思考,走进企业车间,零距离感受生产一线的火热,去探寻这座城市的品格。

  沈阳市为了做好活动接待工作,成立了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定日程计划、讲风土人情、做城市攻略……国际软件园、沈鼓集团等产业园区,沈阳故宫、新乐遗址等文化古迹,小河沿早市、兴顺夜市等热门文旅目的地……无时无刻不在向高端人才展现着东北高质量发展的自信和底气。

  “百闻不如一见。在我的印象里,沈阳是厚重的老工业基地,但这次‘沈阳博士行’见到了自主研发高端钛材料,深刻地感受到了沈阳在科技创新上的巨大突破和蓬勃向上的城市氛围。”来自复旦大学的博士生韩有才说。

  “在科研过程中,如何保持对科研的热忱?”“如果科研成果稍逊,不符合人才引进规定怎么办?”……“我与院士面对面”热烈开讲。“要心系‘国家事’、勇担‘国家责’,把国家的重大需求作为我们的选题。”院士们朴实的话语,让博士们更加坚定了投身东北振兴的决心。来自武汉大学的博士生王文浩心中充满了希望,“趁着东北全面振兴的春风,这里一定能够谱写出新的历史篇章”。

  拎包入住的“人才楼”、培育专门人才的项目经费、方便就医的绿色通道……已经在沈阳工作的“博士师兄”的亲身经历,也给“师弟师妹”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任腾,通过2023年的“博士沈阳行”活动,入职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短短一年多,任腾已经依托学校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签约人才引进类副教授,获批硕士生导师资格,迈出了科研事业上的第一步。

  “现在的沈阳,观念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全面振兴时至势成、宏图正举、未来可期。”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说,全市上下将进一步把建好平台、倾力培养、用心呵护、放手使用贯穿人才成长全过程,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发展第一动力。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1日 03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