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一切美好 如夏而至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一切美好 如夏而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16 02: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传统文化 设计力量】

  作者:邹 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副主任)

  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也达到了全年最长。本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师生为大家呈现夏至的缤纷多彩。

  说到夏日,当然避不开西瓜、荷叶等代表性意象,创作者通过简洁明快的设计语言,传达出夏至这一节气的核心特征。作品《采莲曲》(图①)以荷叶、莲花元素为主,让中国传统美学风格与现代设计元素碰撞;采用粉色与绿色,画面明亮、对比突出,同时又和谐统一,给人以夏天的感受。蒲扇是很多人关于夏日的童年回忆。烈日下树荫里,蒲扇、蝉声,还有爷爷奶奶讲述的故事……作品《心静自然凉》(图②)用蒲扇这一传统元素将我们的思绪带回曾经——夏天虽热,但心静自然凉,在那个没有空调房的年代,一把蒲扇也足矣。

一切美好 如夏而至

①采莲曲(海报)  梁小湛

一切美好 如夏而至

②心静自然凉(海报)   张涵婷

  也有的创作者选择从古诗古画中汲取灵感。作品《夏至过东市二绝》(图③)引用宋代洪咨夔诗句,展现农家的夏至风光。在设计风格上,以仿古宣纸为底,用浓淡不一的墨色与颜彩,勾勒出诗中质朴的田园意境;通过色块和点线的结合,配以书法字体,以诗入画,阐释节气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历代夏至记》(图④)则从中国历代名画中提取青翠山川、飞瀑流泉、荷塘莲花等元素,将古人描绘的夏日景色和度夏方式巧妙地融合于“夏至”二字之中。古人纳凉避暑的场景,如凉亭下的文人雅集、荷叶间的轻舟嬉戏等,都在设计中得到了体现。传统国画的云雾技法被用来增强画面的深度和神秘感,同时也模糊了时间的界限,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古人纳凉避暑的时代。通过传统国画笔触和夏日色彩的搭配,不仅重现了古人的夏日生活,也让观者感受到二十四节气中夏至的丰富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

一切美好 如夏而至

③夏至过东市二绝(海报)邸敬涵

一切美好 如夏而至

④历代夏至记(海报)盛思奇

  作品《夏至荷池》(图⑤)的表现手法更为创新,采用米珠、管珠等非常见材料,拼制成夏至时节的一片荷花池,细节丰富、生动有趣,直观地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绚烂色彩;同时,二次利用了杂珠、残珠,赋予废弃材料以新的生命,具有环保意义。作品《窗》(图⑥)海报以蓝、绿、黄等明媚色彩为主基调,通过窗户这一框架,巧妙地将观众的视线从室内引向宽广的外部世界,象征每个人打开心扉,迎接美好的夏日时光。

一切美好 如夏而至

⑤夏至荷池(海报)咸欢桐

一切美好 如夏而至

⑥窗(海报)闫凤仪

  盛夏来临,蝉鸣阵阵,喝几杯酸梅汤,吃一碗夏至面,感受悠长日子里的幸福点滴,愿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美好,都能如夏而至。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6日 12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