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不实报道引出真实问题 沙美防务协议的来龙去脉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不实报道引出真实问题 沙美防务协议的来龙去脉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22 03: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特别关注】

  作者:牛新春(宁夏大学学术副校长)

  最近,社交媒体上疯传一条消息:沙特与美国之间长达50年的石油美元协议于6月9日到期,沙特选择不再续签,反映出美沙关系的转折性变化,或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重大转变。这个消息在X平台上单条推文浏览量近亿次,足见其热度之高。

  但,这是不实报道!

  1974年,美国与沙特确实签署过一个合作协议,但协议只字未提石油和美元。50年前根本就没这样一个石油美元协议,当然也不存在协议到期的问题,更不存在沙特选择不续签的问题。

  可以确定的是,当前沙美确实正在磋商一份影响重大的防务协议。不过,它与拓建近80年的沙美关系并非简单的正相关。

不实报道引出真实问题 沙美防务协议的来龙去脉

  2023年11月10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首届沙特阿拉伯-非洲峰会上讲话。新华社发

  “事实婚姻”

  近年来,国际社会有一种普遍预期,美沙分手的日子不远了,石油美元终结是个时间问题。假新闻与真预期意外碰面,难怪会传得那么广、那么快。6月13日,《新阿拉伯人报》辟谣,同时还称沙特与美国不会分手,相反两国正准备签署新的防务协议,沙美关系是越来越好了。

  美沙到底是要离婚还是要复合,这是假新闻引出的真问题。

  只有结过婚,才能谈离婚。沙特与美国没有领过结婚证,79年来一直只是“事实婚姻”。不论是石油换安全,还是石油美元,都没有正式的协议。石油与美元要分手,或石油与安全要脱钩,都不需要办手续。但问题是,如果沙特和美国都有危机感,觉得没有结婚证的事实婚姻不牢靠、不放心,而想办一个结婚证,这就是当前沙美正在磋商的防务协议。

  回想当年,沙特与美国真相爱,有没有结婚证还真无所谓。

  1942年,沙特向美国寻求财政援助,美国总统罗斯福断然拒绝,理由是“这地方离美国有点远”,没什么战略价值。稍后,当处于战时状态的美国迫切需要海外石油时,沙特是其理想甚至是唯一的选择。沙特这个近代以来一向偏远、贫穷和落后的地方瞬时拥有了全球性权力、财富和影响,成为人人垂涎三尺的对象。1943年2月18日,罗斯福授权“租借法案”适用于沙特,迈出了美沙“事实婚姻”的第一步。

  1945年2月14日,罗斯福与沙特国王伊本·沙特在苏伊士运河大苦湖的昆西号巡洋舰上相见,两位古稀老人一见钟情,情意绵绵。伊本·沙特步履蹒跚,罗斯福当场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另一张轮椅送给了他。告别前,两人还交换礼物:罗斯福收到四套阿拉伯长袍、一把纯金阿拉伯长刀、一瓶香水和若干手镯、脚镯、戒指、珍珠耳环和腰带;伊本·沙特得到一面金牌、一架双引擎道格拉斯DC-3飞机,和一名随行的美国飞行员。更贴心的是,当飞机晚些时候到达时,人们发现机上安装了一张可旋转的座椅,以便伊本·沙特永远面朝圣城麦加的方向。

不实报道引出真实问题 沙美防务协议的来龙去脉

  5月1日,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右)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新华社发

  这次见面,搭好了沙美关系的框架,就是人们熟知的“石油换安全”。尽管美国当时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但美国作为一个全球性霸权,已经清晰地感受到了石油作为一种商品的战略性,一定要控制石油的流向和产量。沙特作为一个立国不久的沙漠国家,四周强敌林立,迫切需要大国的安全保护。

  这正是:美国爱石油,沙特爱军舰,沙美一见定终身。

  随后爆发的“中东小冷战”让沙美关系更是好上加好。苏联支持下的埃及、伊拉克和叙利亚都是共和制国家,对沙特的王权政治构成致命威胁,沙特必须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彼时,美国在中东实施“离岸平衡”政策,同苏联争夺势力范围。在四场阿以战争的最后关头,美国都施压以色列使其做出让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担心把自己拖进去。

  当时,美国在中东既没有大规模驻军,也没有永久性军事基地,主要依靠伊朗、沙特两大战略支柱来维持“离岸平衡”政策。1963年沙特王储费萨尔曾对美国深情表白,“真主之外,我们最信任美国”。这可能是沙美联姻的巅峰时刻。

  1974年6月8日美沙签署合作协议时,美沙关系已从巅峰跌落。这份协议是1973年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石油禁运后,双方之间恢复信任关系的一次努力。协议主要内容是设立四个工作组,分别是教育、科技、工业和农业四个领域。

  与此同步,1971年金本位体制崩溃后,美元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通货币,石油美元恰恰也是从1974年以来形成的,所以人们就误以为1974年协议是石油与美元的“结婚证”。实际上,1974年协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就是经过1973年危机后,沙美关系从短暂“分居”重新回到事实上的“同居”。

  忍无可忍

  时过境迁,冷战结束了,能源革命了,沙特王权传到第三代手中了,一切都变了。美国目前对石油是爱恨交加,对沙特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当年,根据“石油换安全”的潜规则,沙特要根据美国的战略需求提供适量的石油,美国向沙特提供安全保障,沙特的石油政策从属或服务于美国的战略需求。现在美国跃居全球最大产油国,且遥遥领先,俄罗斯第二,沙特屈居第三。以前,沙特主导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石油市场上呼风唤雨,现在沙特、俄罗斯、美国上演三国演义。

  更令美国难以忍受的是,沙特和美国是国际石油市场上的竞争对手。2014年沙特为挤垮美国页岩油,大幅增产,让油价从100美元降到30美元。美沙从你供我需的合作伙伴,变成你争我夺的竞争对手。沙特再也不按美国的战略需求供应石油了,而是根据自己的经济需求在各方之间合纵连横。美国对沙特已经是忍无可忍。

  沙特对美国安全保护的成色和分量也越来越不满了,寻思着自己单过,或另嫁他人。2011年“阿拉伯之春”期间,美国对埃及穆巴拉克政权垮台袖手旁观,沙特意识到美国的安全保护不包括政权安全。

  2014年也门战争爆发后,美国借口沙特的人权问题限制武器供应,沙特的防空导弹捉襟见肘,沙特感受到美国的安全保护不是全天候的,要看美国的心情。

  2019年9月沙特石油设施遇袭,美国总统特朗普说:“这是对沙特的袭击,不是对美国的袭击。”沙特明白,美国的安全保护也不包括沙特领土安全。美国的安全保护到底是什么?在事实面前,沙特越来越迷茫。

  在此大背景下,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美沙关系开始渐行渐远,在拜登上台后更是形同陌路。但是,美沙双方都不愿彻底分手,毕竟沙特一时也找不到美国之外的安全伙伴,美国在中东的安全构想也离不开沙特。

  战略收缩

  当前,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关切是战略收缩,把战略资源转到亚太和欧洲。为此,美国想构建一个所谓的“中东小北约”,让中东盟国自己承担安全责任,以减轻美国的负担。在这个构想中,沙特和以色列是最重要的两大支柱,伊朗则是主要目标。

  2022年,美国国防部最早提出组建中东军事联盟的动议。随后,美国参众两院“亚伯拉罕协议小组”建议国防部与以色列合作,将海合会六个成员国的防空系统,与埃及、约旦和伊拉克的防空系统联网。再后,美军决定将以色列从欧洲司令部划入中央司令部辖区,为建立中东防空联盟奠定基础。

  在外交配合上,2023年,美国投入大量资源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建交。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沙特对美国偏袒以色列非常愤怒,政治上持续冷落美国、批评美国,但是在军事安全领域又想强化同美国的合作。特别是乌克兰危机后,沙特认识到有没有正式的安全协议大不一样。2024年4月,伊朗与以色列互相攻击对方本土的过程中,沙特首次默默同美国、以色列展开防空合作,明显是向美国示好。

  就这样,美国多年来不遗余力推动的中东防空联盟,竟然意外地因为加沙冲突而突然成形了。美国一位高级官员兴奋地说,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同时,美国也意识到,解决巴以问题、落实两国方案,沙特是一个强有力的杠杆。

  又一次,沙特与美国一拍即合。过去七个月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七次访问中东,几乎每一次都在利雅德会见王储穆罕默德,两国密集磋商所谓的“一揽子大交易”。根据这个方案,以色列承诺推进“两国方案”,美国同意向沙特提供某种形式的、具有条约性质的安全保障,沙特则同意与以色列建交。美国想要“两国方案”,沙特想要安全保证,以色列想与沙特建交,看起来这是一桩三全其美的好事。

  但是,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大交易,任何一环有问题都会破坏全局。当前的形势是,交易的第一环就出了问题,以色列不愿意承诺推进两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显然是想霸王硬上弓,先推进同沙特的双边谈判,以此倒逼以色列。于是,最近布林肯访问沙特,沙特与美国方面不断传出消息,沙美防务协议“几近完成”。

  尴尬“复合”

  但是,此次沙美“复合”同79年前大为不同。美国对中东已是意兴阑珊,沙特对美国也无信任可言,双方追求一纸契约,正是这种尴尬局面的写照。目前,沙美防务协议的内容没公布,未来可能也不会公布,但是根据当前沙美关系的性质可以判断,这个协议的成色不会太好。

  首先,沙特想要具有条约性质的安全保证,美国不会给。迄今美国没有与中东任何国家签署过具有条约性质的共同防御协定,现在美国的目标是战略收缩,把安全责任转嫁给地区盟友,更不可能新签共同防御性质的条约。

  美国在中东已经患上战争疲劳症,非常担心把自己卷入战争。防务协议可能会允许向沙特出售更先进的武器,为沙特提供更多的情报、后勤支持,但是不会承诺“对沙特袭击就是对美国的袭击”。

  其次,沙特也不会重回美国小兄弟的位置上,而是要继续追求独立自主的外交安全政策。沙特不会帮助美国遏制中国、俄罗斯,而会在石油问题上同俄罗斯合作,在经济问题上与中国合作。沙特也不会服从于美国的战略利益,而会在安全上依靠美国,在油价问题上同美国博弈,在巴以问题上谴责美国。

  沙美防务协议必然是个妥协的产物,各方都不满意,但是都能忍受。这是对沙美关系的战术性调整,不是战略性重组。过去,美沙婚姻是有实无名。未来,美沙之间可能有名无实。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2日 06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