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徐川(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研究员、教授)
“大学成绩单要不要寄给家长?”“绩点靠后该不该请家长?”“大学还需不需要建家长群?”“要不要对大学生进行家访?”诸如此类的问题几乎每年都会引发热议。而问题的关键都指向如何在高等教育阶段更好地发挥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校协同育人。从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再到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汇聚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作为一以贯之的要求,为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水平指明了方向。
应该看到,学校和家庭间之所以存在沟通层面的问题,焦点不在于家校协同的必要性,而在于其实效性。从现实来看,当前高校阶段的家校共育尚存在理念目标不同步、功能定位不清晰、工作举措不得力、平台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因此,解决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发挥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从“协”和“同”上下功夫,既要有方向上的把握,也要有措施上的落地,既要有高校的积极主导,又要有家庭的主动尽责。
理念协同,让育人目标更聚合。观念决定行动,目标决定方向。大学育人,必须处理好“让学生自由生长”与“让学生少走弯路”两种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前一种理念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在关切己身的学习、读研、工作等议题面前,理应有自主决策的空间;后一种理念认为学生成长试错有代价,要谨防“进死胡同”“走错路”。两种理念都有其合理性,但必须结合大学生成长阶段、身心特点全面考虑,避免偏狭化极端化。同时,要把握好教育方式“软”与“硬”、教育标准“宽”与“严”、教育手段“松”与“紧”、教育体验“自由”与“受限”的度,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感受,不以“为你好”的名义遮蔽学生独立生长的可能,也不强制学生服从管理,避免因为定位不清而导致“两张皮”“两条线”“一头热”。家校共同的目标是“育人”,共同的追求是“让孩子成才”。从现实来看,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达到“能毕业”“能读研”“能找到工作”的具体目标,而高校则有更宏远的教育旨归,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和学校要在育人方向上达成共识,立足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的发展实际,精准设定、动态调整对学生的期待与培养目标。既要协同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和社会技能,也要协同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明晰边界,锚定坐标,“不缺位”也“不越位”,“有协同”也“有补位”,形成多个维度同向发力。
资源协同,让育人功能更聚合。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提供不同的平台和资源,要通过优化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汇聚育人合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准学生真实需求,聚焦道德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努力达成亲子、代际之间友好顺畅的沟通,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孩子的成长不是短时出成绩的百米冲刺,而是长期见积累的马拉松,因此,家长要跳出“分数”“绩点”“荣誉”“奖励”的衡量标准,更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既不在得失上计较“一城一池”,也不在行为上“任尔东西”,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以长远的认知对待教育。因此,家长要以包容、科学的态度面对孩子的成长需求和情绪变化,及时疏解其压力与不安,理性地给期望,智慧地给评价,助力孩子建构积极的自我认知。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寄回家的不能仅仅是“成绩”,更应该是“成长”;联系家长也不是为了“告状”甚至“免责”,而是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更好地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必须看到,润物无声的关爱才最真诚,朝夕相伴的教育才最暖心。学校要锚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教师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力军,要在思想学识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道德规范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公德”“私德”“大德”方面的良好示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三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找寻人生价值,探索人生意义。在资源协同与功能界定上,家庭和学校不是“观光客”而是“同路人”,不是“对立者”而是“合伙人”,在学生培养上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同步同频。
体系协同,让育人动力更聚合。打造育人共同体是实现家校协同的关键,要探索耦合点、找准方法路径,实现家庭、学校和学生的有机融合,须从多个层面绵绵用力。一是完善协同机制,筑牢共育之基。学校要不断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评价机制。在领导机制层面,各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理规范,由学校层面统一协调、集中领导、整体落实。在工作机制层面,应设立工作专班和家校共育部门,组织相应培训,细化考核指标,持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在评价机制层面,要打破单一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兼顾学生的共性化和个性化发展,形成学生、学校与家庭联动的多方评价体系。二是搭建交流平台,畅通协同渠道。学校应强化信息沟通,打破“信息孤岛”,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更好实现同频共振。既要重视数字化赋能,谋划在线矩阵,定期线上交流,帮助家长全面了解高校的整体规划和内容做法,也要强化家校之间的线下沟通联系,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如开学第一课、家长课堂、学校开放日等,形成“键对键”“心连心”的有机互动。三是抓住协同重点,直面成长难题。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关注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难点”,比如学习、情感、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共同搭牢学生成长的人生之桥。
大学生的家校共育是亟待深入研究和实践的现实课题,也是着眼于未来的长期任务。有高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行动和良性互动,大学生才能在育人合力的呵护中健康成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5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