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瑾雯 周仕兴
码头货轮络绎靠岸,运输车辆来回穿梭;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企业车间,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工人忙碌有序……近日,记者走进广西临海工业区,眼前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充分展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地市政法机关探索法治服务新方式、新途径,为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对外开放等提供优质法治服务,助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企业恢复生产以后,我们信心十足,充满了干劲!”广西北海星石新能源材料公司法务部主任常亮告诉记者,工厂目前已经启动了2个活化炉,等工厂的6个活化炉全部启动,他们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椰壳活性炭工厂。常亮介绍,2021年至2022年,因原材料进口受阻,资金链断裂,企业一度深陷债务泥潭。
“民营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关注、服务的重点对象。”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张均佑说。
“产品有出路,企业有技术,对于这样的企业我们不能简单一冻了之、一拍了之。”张均佑告诉记者,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分析研判、反复沟通、集思广益,一个兼顾多方利益的执行方案应运而生——“活封活扣+执行完毕+执行和解+信用修复+融资投入+复工复产”。
北海中院从法理、情理角度反复与债权人进行沟通,提出“放水养鱼”,让公司恢复生产经营,以便于清偿债务的双赢方案,力促公司与债权人实现和解,分期履行,债权人撤回了执行申请。
公司复工复产后,出口销售全面恢复。如今,公司尚有近百吨黄金炭出口订单正在倒排工期、抓紧生产,后续订单也在陆续洽谈中。
服务有速度显温度
前不久,一起因船舶抵押合同纠纷引发的诉前保全案,在北海引发关注。双方当事人均为外国企业,案涉船舶吨位大,诉讼标的高。申请人基于对中国海事司法的信任,选择在北海申请扣押船舶。北海海事法院受理人员自愿牺牲假期,高效办理了解扣手续,9天内顺利化解1800万美元纠纷,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赞誉。
近日,北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接到广西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北海分公司的紧急求助称,其公司代理的外籍船舶从菲律宾到北海市铁山港卸货,由于停泊时间较短,货船上有4名外籍船员急需从北海出境回国。
出入境管理支队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马上办”绿色通道,安排民警紧急受理外籍船员的签证申请材料,同时协调工作人员在审核、审批、制证等环节加班加点迅速完成,仅用半天时间,就把4本外籍船员的签证发放到企业手中,为外籍商船节约了50余万元码头停泊费用。
根据需求,出入境部门为其定制了办理过境船员签证由最长7个工作日办结提升为“当天约、当天办、当天取”。今年以来,已为该企业办理外籍船员过境签证8批次32人,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北海市合浦工业园区内有108家企业,年生产总值达32亿元,是合浦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北海市检察机关按照部署,积极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企犯罪,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难题,通过监督、服务、治理等方式,提升涉企案件办案质效,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期,钦州港法庭收到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该案中的原告湖北某设备公司因存在故意拖延举证时间、浪费司法资源的情况或将面临处罚。
负责该案的钦州港法庭庭长梁秋媚在详细了解案情后,为减轻企业诉累、节约司法资源,决定对案件进行调解。在法官的主持下,经过释法说理,引导双方对调解方案不断调整修改,最终,广西某建筑公司一次性向钦州港某公司申请支付工程款45万元。
“每一个涉企案件都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试金石。钦州港法庭始终坚持以实质性化解纠纷为目标,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梁秋媚说。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3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