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登鹳雀楼》究竟有何寄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登鹳雀楼》究竟有何寄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10-21 03: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刘继才(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登鹳雀楼》,一作《登楼》,其作者或谓朱斌或谓王之涣,素有争议。唯对其主题似无不同意见。一般都认为,此诗刻画了大自然壮丽而雄奇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有人认为,“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还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盛唐时代精神的反映”。但是,诗人写此诗真正要表达的主题果真如此吗?

  为了弄清这首诗的主旨,我们不妨先看看唐代有关登楼诗的概况。依据陈贻焮先生主编的《增订注释全唐诗》统计,唐代涉及登楼的诗共有33首。其中有1首重出,还有32首。在这32首诗中,除了我们要探讨的朱斌《登楼》和王之涣《登鹳雀楼》外,还剩下30首诗。这30首诗的主题或这些诗人登楼的目的,无非有三:一是为了欣赏美景,这样的诗只有一首,即畅当的《登鹳雀楼》。其诗是:“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这首诗描写宏伟的鹳雀楼和登楼所见的壮阔景象。当然,此诗并非单纯写景,也寄寓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高逸的心志。二是为了排忧解闷,其中既有忧谗畏讥,又有仕途失意,这样的诗有三首,即王维的《登楼歌》、李白的《登锦城散花楼》和韦应物的《登楼》。三是还有一种登楼目的就是望乡土、思亲友。而以这第三种目的,占绝大多数。这是因为古人,特别是游子登楼往往会引起思乡怀人之情,这是环境使然,更是心中久郁之渴求。正如李九龄所说:“总是动人乡思处,更堪容易上高楼。”(《登楼寄远》)又如刘辟所说:“游人莫登眺,迢递故乡程。”(《登楼望月二首》其一)

  在古代,不但登楼易引起思乡之情,凡是登高、登台、登阁等同样也会惹动乡思,从《诗经·魏风·陟岵》起,那“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等诗句一直为后世诗人所传诵。建安时期王粲的《登楼赋》更是成为后代诗人郁郁不得志而思乡盼归的代表作品,其中“仲宣无限思乡泪”(元稹《远望》)曾感动过许许多多怀才不遇的文人。

  这说明乡思和乡愁已成为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诗歌的重要母题,是每个游子心心念念、拂之不去的情结。我们现今的人,对离别之苦,特别是对古人相见实难之苦是很难体会到的。在古代,当他们归家无望时,远望当归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所以无怪司空图说:“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年华。”(《九月八日》)邵雍说:“一般情意恶难羁,长怕登高望远时。”(《登石阁吟》)

  分析《登鹳雀楼》此诗,不能只着眼于后两句,还应先弄清前两句的诗意。白日,傅璇琮等主编的《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中的一个义项是:“暗示时光流逝,感慨盛时不再。”“白日依山尽”,写的是日落之景。日落让人想到的无非有两点,一是留恋,所谓“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一是思乡,所谓“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登黄鹤楼》)。此时诗人当兼有这两种感情,而以后者为主。可以古诗为证。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八十:“白日陨隅谷,一夕不再朝。岂若遗世物,登明遂飘飖。”陶渊明《杂诗》:“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陈子昂《感遇》:“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李白《长歌行》:“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很显然,古人写“白日”西驰,多是表达时光易逝之感慨。而“白日依山尽”所隐含的也正是这种特定的意蕴。

  再看“黄河入海流”,此句除了写黄河奔流之势外,还让人想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时光流逝。对此古人也多有同感,鲍照《日落望江赠荀丞诗》中:“旅人乏愉乐,薄暮增思深。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韦庄《忆昔》诗中:“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同时,古人还常常把白日西骋与长河东逝联系起来以抒发感伤之情,如张协《杂诗》:“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川上之叹逝,前修以自勋。”李白《古风》诗中:“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弄清以上二句诗意,对于理解全诗至关重要,但也不可忽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一作层)楼”二句的言外之意。诗人为什么要“穷千里目”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欣赏大好风光吗?非也。倘若是为了欣赏美景,写白天岂不更好?为什么偏偏要写日落之际呢?此时,暮色苍茫,视线不清,能看到什么呢!难道是为了排忧遣怀吗,也不是。因为那样,不必非要“更上一重楼”不可。这里既然排除了登楼的前两个目的(赏景、排忧),那么就只剩下一个目的了,即望乡。

  无论认定此诗作者为朱斌还是王之涣,都当有漫游之经历。在唐代,士子为走科举之路,不能不经过一番游历,其目的一是遍走名山大川,在欣赏自然美景之余,结交诗友;二是奔走于权贵之门,“事干谒”。诗圣杜甫虽然“独耻事干谒”,但也不得不“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游子的游历时间一般都较长,所以思乡心切,而在薄暮时,尤其“增思深”。诗人之所以要“穷千里目”,当是在冥冥中想象家山远在千里之外,极目或可望见。因此,《汉乐府·悲歌》说:“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白居易《庾楼晓望》也说:“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为什么说“远望可以当归”呢?这是因为古代交通极为困难,特别是缺少川资的士子往往只能以“远望当归”来排解思乡之情。

  如果认定此诗作者为王之涣,他的游历时间当在为官后退隐的十几年内,倘若思乡归去也较为容易,更不会缺少川资,并且,鹳雀楼就在家乡山西,往来也较为方便。但无论是哪类游子,其思乡的心情都是共有的,只不过急切的程度不同罢了。且看古诗,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

  在这首诗中有三个意象,易惹动人的乡思。一是将要落尽的白日。自古以来,夕阳、日暮、暮霭、暝色等,都是思乡之诱因或介质。二是滚滚的东逝水。它让人感到时不我待,于是便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之紧迫感。三是更上一重的高楼。高楼本是望乡之处,何况是更高一重呢。总之,这日暮与流光,再加上身处高楼之上,其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综上所述,这首《登鹳雀楼》的主题应是远望思归。它或与崔颢的《登黄鹤楼》的主旨较为相近。二诗同写“登楼”,同为尽目望远,境界壮阔。只不过《登黄鹤楼》细写了望中之景物,先晴川阁,后鹦鹉洲。此诗尾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其表现手法不同罢了:一为比兴,含蓄蕴藉;一是直抒胸臆,通俗晓畅。

  不过,从接受理论(接受美学)看,一篇作品的主题,除了文本因素外,还受读者接受情志的制约。特别是“诗无达诂”,读者读诗往往“以意为之”。毛泽东曾指出:“唐诗三百首流传多少代都没有统一的解释,我的诗词也让别人去解释吧。”因此,后人在阅读《登鹳雀楼》时,认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理入景势”,有更深意蕴: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并高度形象地把进入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于短短十个字中,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领悟出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诗中表露了阔大胸襟气魄与对更高远境界的展望和追求。这样积极向上的主题,显然人们更乐于接受。但是切不可忘记,我们在阐释一首诗时,还应首先讲清诗人写作之原意,即其初衷。否则,一开始就脱离原作,也易失之偏颇。

  回到《登鹳雀楼》,我们明确了其本意,即古代关山阻隔,归家之路千难万险,殊为不易,往往只能登高望远,以抒思乡之情,以解思家之苦。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其客观意义,或言其景色壮丽,热爱祖国山河;或言其襟怀开阔,哲理深邃,这或许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正如清代学者谭献所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序》)

  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无论《登鹳雀楼》的作者是朱斌还是王之涣,仅凭这一首诗,就其客观意义,即对后人“启发得最多”、影响最广而言,诗作者虽不能称为“最伟大的诗人”,但至少也是一位伟大诗人。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1日 13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